封赏

    毕竟在李渊剩下的儿子当中,李元昌算是相对佼佼者。

    一身书法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得到了不少大佬的赞美。

    当然了,这些赞美到底是因为李元昌的本事真的很不错,还是因为他是汉王,    那就不知道了。

    反正从这个事情上面可以知道,李元昌在皇室子弟里头,    都少算是有点本事的人。

    “阿耶……”

    “行了,别说那么多了,这段时间你就留在府内,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出门!”

    “啊?”

    萧锐没有想到自己怎么莫名其妙的就被禁足了。

    自己犯下什么错误了吗?

    难道自己的阿耶老糊涂了?

    ……

    “定方,这一次没有让你带兵去阻击突厥人,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

    东宫之中,李承宗下朝之后就把苏定方给叫到了跟前。

    作为心腹将领,苏定方也好,薛万彻也好,他都是准备单独跟他们好好的谈话。

    “确实有一些遗憾,如此精彩的大战,我没能亲自见证。

    不过末将相信以后一定还有机会带兵出征的,眼下还是守护好长安城最重要。”

    苏定方在李承宗面前,倒也没有什么好隐瞒自己的心思的。

    他也知道,自己的心思,在李承宗面前是隐瞒不住的。

    “你能想通就好,十二卫的将军,大唐的国公,必定是有你一方位置的。

    眼下你还要继续看守好长安城,不要出什么乱子了。”

    画饼自然是有画饼的好处。

    虽然是自己的心腹,不画饼人家也不会担心前途。

    但是提前许下一些承诺,大家办事的积极性还是会不同的。

    “多谢太孙殿下!末将一定不会辜负使命!”

    “长安城的十二卫,你觉得有必要调整吗?”

    对于专业的事情,李承宗还是很愿意听一听专业人士的意见的。

    十二卫之前是李世民负责的。

    虽然天策上将只是十二卫名义上的上司,并不是每一个将军都是李世民的人。

    但是这里面到底有哪些人是值得信任的,哪些人心中有别样的心思,李承宗觉得还是要甄别一下。

    文官倒还好,哪怕是人家有什么其他心思,造成的危害也是相对不会那么严重。

    但是武将就不一样了。

    人家要是搞事,那是有可能会出大事的。

    甚至要是将来这些武将被外放到各地,那就直接可能导致叛乱的发生。

    李承宗可不想这些老鼠屎破坏了大局。

    “太孙殿下,十二卫肯定是有必要进一步的调整,但是末将觉得眼下的时机还不成熟。

    可以适当地缓一缓。有了打退突厥人的大胜在这里,短时间内应该没有谁敢跳出来闹事。”

    “嗯,那就先缓一缓吧!等大局已定之后,再慢慢调整他们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