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的变化

    郑海东脸色有点尴尬的看着王文明。

    他已经算是踩着点,等到下人们都把事情安排妥当了,准备出发的时候才登船。

    结果还是碰到了熟人。

    虽然他说了一通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实际的原因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突厥大军进入到关中地区,前锋已经逼近雍州府了。

    基本不用几天时间,就有可能出现在长安城附近,甚至攻下长安城都有可能。

    这种情况下,有实力的人自然都想着赶紧离开长安城,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风险消除之后,再回来也不迟啊。

    “巧了,我们家也觉得朝廷如今比较重视江南道那边的发展,让我去杭州和明州那边看一看。

    说不定可以买一座茶园,把制茶的事业搞起来。”

    大家五十步笑百步。

    王文明肯定也是看破不说破。

    要不是关系比较好,他刚刚都不想跟郑海东打招呼。

    “王兄你这个决定很是英明啊,江南道那边的茶叶,品质确实要比关中好一些。

    特别是杭州那边的话,更是有大量的茶园,如今已经形成了规模。”

    两家的船只基本上是挨着的,这倒是方便了郑海东和王文明聊天。

    “茶叶是可以搞,不过经你这么一提醒,我觉得海贸也是很不错的啊。

    荥阳郑氏能够及时的发展海贸生意,想来太孙殿下应该也是很满意的。”

    花花轿子众人抬。

    王文明夸奖了自己,礼尚往来,自己肯定也得说人家几句好话才行。

    再说了,海贸的生意,现在也确实证明了是有搞头的。

    至于现在大家去扬州是为了逃避即将到来的突厥大军,还是真的为了海贸。

    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只要他们自己觉得自己是为了贸易而去的,那就是为了贸易而去的。

    长安城里头许多勋贵世家都安排了部分家中子弟去江南做两手准备。

    万一突厥人真的那么猛,大家不至于没有任何的准备啊。

    “我看时辰也不早了,我们就先登船出发吧,到时候我们在扬州后再相聚也不迟。”

    两人在那里寒暄了一会,约定等到扬州之后再一起见识一下当地的风采,然后才登船而去。

    与此同时,渭水码头也有不少类似的勋贵子弟,正在朝着各地而去。

    长安城里头的气氛,很快就变得不一样起来。

    毕竟,哪怕是反应比较迟钝的普通百姓,也多少能够听到一些风声。

    不管是哪个时代的京城百姓,信息都是比其他地方的要灵通很多的。

    再说了,谁家没有个三大姑八大婆的,这里面总有消息灵通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