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起

    通过一些手段把人家的造纸技术给窃取之后,曲阜书铺的经营情况有了改进。

    但是成本水平肯定还是不如长安书店。

    同样的价格售卖一本书,长安书店可能有三成的利润。

    但是曲阜书铺却是只有两成不到。

    要不是有着厚重的历史积累,曲阜书铺在天下各地都有不少忠实的顾客,他们就真的要经营不下去了。

    现在国税总局一下子就要征收一成的商税,这可不是在让曲阜书铺放血,这是让他们割肉啊。

    这种事情,孔繁星怎么可能会忍受?

    前段时间,虽然外面传的沸沸扬扬,说皇长孙主导成立了国税总局,要面向大唐商家征收商税。

    那个时候,孔繁星还没有特别当回事。

    毕竟,在他看来,哪怕是真的征收商税了,也不可能征到他们曲阜书铺头上。

    可是,现实颠覆了他的认知。

    “孔掌柜,这个事情如何应对,我们是不是要找家主商量一下?

    我听说好些商铺的掌柜,这段时间都在频繁的跟家中商量对策。

    现在大家都已经正式的受到缴费通知书了。

    估计一些人就要开始落实他们之前制定的对策了。”

    孟辛勤主动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铺子里头的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完全不管的。

    最好的办法,显然就是跟其他一些影响力巨大的铺子背后的东家联手,大家一起商讨对策,统一步调。

    这么一来,哪怕是到时候国税总局要使用什么强硬手段,也是要慎重考虑了。

    “把缴税通知书给我,等会我就去找家主!”

    ……

    “大郎,阿娘听说你那个国税总局,现在惹了很多人呢。”

    难得李承宗回一趟东宫,郑观音自然是要好好的说教一番。

    这段时间,明里暗里跟郑观音提这个事情。

    “孩儿要把一部分利益从商家手中转移到朝廷手中,自然会有不少人反对。”

    对于郑观音今天会跟自己谈商税的事情,李承宗并不觉得意外。

    国税总局的成立,商税的征收,是这段时间长安城里最受关注的事情。

    “如今东宫跟秦王府之间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

    征收商税虽然对朝廷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东宫来说,不见得就是好事呢。”

    郑观音的这个理解,应该还是代表了不少东宫属官的意见。

    毕竟这是一个得罪人的事情,但是好处却是朝廷的。

    “阿娘您放心,这个事情,孩儿会妥善解决的。世家大族反对商税的征收,固然是因为少挣钱了。

    但是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

    “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这个请容许孩儿卖个关子,到时候您就自然知道了!”

    听李承宗这么说,郑观音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好久。

    确认到李承宗似乎不是在开玩笑,郑观音才放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