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的要加税啊

    这朝廷要征收商税的话,可是要一视同仁的哦。”

    李渊这话就差没有直接说,你提议征收商税,岂不是挥刀自宫?

    这个情况,你就没有想到过吗?

    大唐现在最大的商家,虽然不确定是不是你李承宗。

    但是你李承宗,绝对算是大唐的大商家。

    并且,其他世家大族虽然拥有很多商业,但是他们有许多办法来规避征税。

    可李承宗的产业,被无数人盯着。

    一旦朝廷真的要征收商税的话,是不可能逃得走的。

    “阿翁,您说的没有错,这些都是孙儿的重要财源。

    不过,孙儿的东西,就是陛下的东西。

    陛下的东西,就是大唐的东西。

    反过来,这也是一样成立的。

    只要能够给朝廷做贡献,孙儿就是多缴纳一些商税,又能算什么呢?”

    李承宗这话一出口,李渊立马就感动了。

    真是自己的好孙儿啊。

    如此的大公无私。

    “陛下,商税的征收,对于提高朝廷的赋税收入,肯定是有好处的。

    但是要把商税征收上来,估计是非常困难的。”

    郑善果作为民部尚书,自然是支持征收商税的。

    但是作为荥阳郑氏的子弟,他肯定是不希望朝廷征收商税的。

    所以此时此刻,他提出了一个很是客观的困难。

    征税,也是需要成本的。

    为什么各个朝代都喜欢对农户征税呢?

    就是因为这些人天天都困在那一亩三分地上,一辈子都活在那一个小空间里头。

    想要逃都没有地方逃。

    胥吏去征收赋税,他们除了老老实实的缴纳,没有什么太多的办法。

    但是商人就不一样了。

    除了那些铺子固定不便之后,许多商家都是常年在各地奔走的。

    这要向他们征收赋税,那有那么容易呢?

    人家又凭什么老老实实的交税呢?

    “阿翁,郑尚书说的很有道理,为了解决收税的问题,孙儿这一次要主动的要个官了。”

    “嗯?你要什么官?”

    要是别人说这话,李渊肯定是勃然大怒的。

    但是李承宗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朝廷要加商税,肯定就要制定一些列的税收规范,并且要有人确实的去落实。

    依靠现在的征税体制,显然是很难完成这个任务的。

    所以孙儿提议朝廷再设立一个尚书省下面再设立一个税务总局,负责征收大唐全国的商税。”

    李承宗没有把农业税也放到税务总局的权利范围之内。

    因为在他看来,农业税迟早是需要取缔的。

    只不过现在时候未到。

    “税务总局?说来说去,你的提议就是朝廷还是需要加税?”

    此时此刻,李渊有点犹豫了。

    这是一个好事还是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