戡乱救国(1)

    紫禁城·承天门。

    寒风呼啸,旌旗飘飘。

    长安街散布着数不清的披甲锐士,他们眼神冷厉,神情淡漠,手持火器挺拔而立,恭候着大明皇帝。

    承天门外,聚集着大批的文武。

    “这都快两个时辰了,为何陛下归京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啊?”

    “就是说啊,莫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也不知辽地的安排,陛下是怎样处置的。”

    “现在问题的关键所在,不是辽地怎样安排,而是江南诸省叛乱一事,到底该怎样解决才是。”

    “的确,江南乃是国朝的赋税重地,倘若此事处置不当的话,恐对社稷安稳并非是什么……”

    迎接御驾的大明文武焦急等待之际,部分朝臣在人群中小声议论,尽管崇祯皇帝御驾亲征一战,取得了应有的大胜,可现在的朝局,让很多人关注的地方是江南!

    “元辅,天子此次凯旋归京,对暗涌不断的朝局而言,的确是起到了作用啊。”迎着吹来的寒风,毕自严神情有些疲惫,看向一旁的徐光启说道。

    “尽管说当初辽左大捷的消息,被天子下旨遍传京畿各地,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可江南诸省叛乱一事,产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毕竟江南那边不稳,就会影响到国体。

    不过本辅还是有些担心,天子这般着急的凯旋归京,倘若辽东那边安排不好的话,恐会生出新的变故。

    就国朝当前所面临的处境,实在经受不起别的fēng • bō ,如何平稳的解决乱局,这才是重中之重。”

    “说实话…本辅也有些担心。”

    徐光启深邃的眼眸,闪烁着一抹精芒,“不过天子的脾性,朝野间都是很清楚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

    尽管我等并不清楚辽东那边,天子究竟做了那些部署和决断,可本辅也相信天子能想到这一层面。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江南治下出现叛乱一事,国朝究竟要怎样解决,倘若时间拖延的太久,对大明社稷而言绝非是……”

    哒哒哒!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打断了徐光启的话,数百众精锐骑兵,簇拥着崇祯皇帝驰骋在长安街上,朝承天门方向驰来。

    “陛下口谕,着命内阁、军机处、内务府有司大臣,即刻进宫。”

    一名骑兵冲出骑阵,手持军旗,速度极快的先行赶赴承天门,这让迎驾的文武队伍,立时就乱了起来。

    崇祯皇帝骑在马上,手持马鞭,朝承天门驰骋,俯瞰着乱糟糟的朝班,冷峻的眼眸扫视着迎驾的文武。

    不过却没有放缓马速。

    “天子归宫!”

    “天子归宫!”

    随驾护卫的骑兵眼神冷厉,看向戒严的承天门方向齐声怒吼,这叫宿卫承天门的御林军将士动了起来。

    经承天门,过端门,进午门,入皇极门……

    看着熟悉的建筑,崇祯皇帝生出些许感慨,离开这座紫禁城半年有余,再临紫禁城,却出现很多变化。

    吁~

    崇祯皇帝一勒缰绳,骑在马上,看着眼前的乾清宫,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身后大批御林军将士,快步从乾清门方向跑来。

    随驾的王承恩、曹化淳、杨嗣昌等一众太监和大臣,速度很快的朝乾清宫跑来,只是动作却有些别扭。

    这一路从秦皇岛朝京畿驰骋,可算是叫他们遭了大罪。

    原本从盖州府治下连云岛港乘船渡海,应到天津港停靠,这样能更快抵达京城,可崇祯皇帝却临时起意,要从秦皇岛港停靠,这也使得御驾所在忙碌起来。

    之所以这样。

    单纯是崇祯皇帝想看一看,蓟密永三协等地的驻防怎样,赶赴京城之际,也见了直隶巡抚卢象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