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绞刑曝尸

    秋决是大明执行死刑的制度,一般是在秋冬两季处决死囚,凡涉及到要案者,都会由三法司出面,走一遍繁琐的流程去定性,防止出现冤案错案。

    而死刑之所以选择秋冬两季,来处死定案定性的死囚,  一是为顺应天道,顺乎四时,春夏是万物勃发之季,秋冬乃肃杀蛰藏之季,二来秋冬是农闲时分,能叫农闲的百姓观刑,以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皇爷,孙提督所领忠勇军,  已从顺天府大牢,将一应罪囚悉数押出,赶赴西市!”王承恩神情严肃,微微欠身,向崇祯皇帝禀明,方才得知的情况。

    “嗯,知道了。”

    崇祯皇帝放下朱笔,神情淡然道:“这次处决意义重大,不能出现任何意外,派人去告诉骆养性,若有人敢冲击法场,那他这锦衣卫指挥使就别做了。”

    “喏!”

    王承恩忙拱手应道。

    大明对做官这一群体,一向都有着极大的优待,除非犯了谋逆这等重罪,或触怒了圣威者,  一般都不会轻启处决。

    革职罢官,贬籍还乡,  徒流充军,  杖刑,这才是常规操作,不似太祖高皇帝,杀贪官都杀麻了!

    对崇祯皇帝来讲,若没有朝中那么多朝臣,用胁迫的方式,来要挟他,他也不会定秋决之事的。

    但是面对上下摆烂的崇祯朝,若真想要回血,实现中兴,摆脱原有悲惨轨迹,那太祖高皇帝之雄威,他必须继承,杀尽天下贪官污吏!

    “这是要动真格的啊,乖乖,这朝中的一些官老爷,都被押到刑场来了,这究竟是犯了什么罪啊。”

    “谁知道啊,  被押解到刑场的人,都超过八十人了吧,不过怎么没见刽子手啊,  莫不是要全都处以极刑吗?”

    “不会吧,全都凌迟了?这顺天府衙真这般硬吗?朝中的那帮gāo • guān ,难道会坐视这一切吗?”

    在这西市的西四牌楼一带,聚集着数不清的百姓,他们一个个双手插在袖口中,顶着朔朔寒风,情绪激动的瞅着眼前这一幕幕。

    对娱乐匮乏的大明,观刑,往往是最具谈资的一项事情,胆子大的人,都会从头看到尾,甚至还催生出一些行业。

    被忠勇军锐士提着的罪囚,大批着亲军服、佩雁翎刀的锦衣卫,还有不少情绪激动的读书人,甚至是穿便服的在朝官吏。

    “孙府尹…这次你算是把本公给害惨了!”

    坐在看台上的朱纯臣,瞧着眼前这一幕幕,皱眉低声道:“纵使要处决这些罪囚,也没必要把那些个官员,都牵扯其中吧,将那些贱商杀了不就行了!?你早先面见天子,难道就没劝……”

    “成国公,你觉得本官劝谏陛下,盛怒之下,天子会听本官所讲吗?”

    孙传庭开口打断道:“这些罪官犯的罪行,你都亲眼看到了,也亲耳听到了,在国朝动荡之际,他们私下组织此事,行抗税之事,这一来是蔑视我大明法纪,二来是无视天子之威,三来利用职务之便贪赃枉法,哪一条随便拎出来,都够杀他们的!”

    “你……我……”

    被孙传庭这般一说,朱纯臣一时语塞,他是真不知该说些什么,若他不牵涉其中,你孙传庭想杀多少,都成!

    看着骆养性所领锦衣卫,一个个持刀警戒,震慑那帮情绪激动的读书人,朱纯臣就倍感头疼。

    “奸臣当道,进谗言蛊惑天子,我大明可还有王法!?你们这帮助纣为虐的家伙,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孙传庭,你不配为官,你这個奸臣贼子……”

    被锦衣卫拦着的那帮读书人,各种难听话不断,这叫整个法场显得乱糟糟的,而被忠勇军看押的那十余名罪官,一个个都两股战战的挣扎着。

    在死亡的威胁下,没有谁能够从容赴死。

    尤其是这些不干净的官员,被定下各种罪名,他们的死,不会被歌颂,只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