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投子认负

    未尽之意,无需言表。

    见此人间炼狱,应晓星碍于文心学宫长老不得随意干涉凡间历练弟子的腐朽规矩,无可奈何。

    她日夜煎熬,为了自己不入魔道,也只能叛出文心学宫。

    林意歌想了想,说道:“那也不必将青竹剑符送来文氏!你将青竹剑符带在身上,遇上什么事,还能跟我大师姐求助!”

    应晓星摇了摇头,说道:“叛出文心学宫,代价极大,我那时怕护不住这青竹剑符,只好劳驾文氏家主。”

    至于使用青竹剑符,她想都没想过。

    毕竟这可是好友留下的“遗物”!

    文宗易看了看修为与自己相当的应晓星,问道:“叛离文心学宫,不是要剥离文心的吗?可我看你好像也没什么事……”

    文心学宫弟子的文心,与修道者的灵根相似,只一个是领悟儒学的天赋,一个是感受天地灵气的能力。

    应晓星望着寒潭上的雾气,轻声叹道:“是老师拼了性命,替我受了……”

    应晓星所说的老师,如同修者的师父,曾是文心学宫的一名儒修之女,后来也拜入了文心学宫。

    只是那位儒修的文心品质不高,远不及自己的弟子应晓星,因而在文心学宫之中,向来没什么存在感。

    应晓星只感伤了片刻,便收起了所有情绪,淡定道:“这都是过去的事了,这青竹剑符,我原本就要来找文宗易拿回来的。”

    说罢,应晓星便伸手向文宗易讨要青竹剑符。

    “合着我就是个帮你代管的?”文宗易骂骂咧咧地取出漆盒,整个儿放在应晓星手上。

    应晓星从漆盒中取出那副“百年好合”的字,还给文宗易,“你胡说什么?这幅字可费了我不少功力,真是好心当作驴肝肺!”

    文宗易接住“百年好合”,微微一愣,“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我跟邬兰真人原本不能‘百年好合’?”

    应晓星但笑不语,只从漆盒中取出那枚青竹剑符收好,才对林意歌眨了眨眼。

    儒修的言语文字,蕴含一种不可轻视的力量,亦称作“言灵”。

    修为越高,倾注的功力越多,越能应验成真。

    文宗易却像是忽然领悟了什么似的,连忙换上一副笑脸,随手拔下手上一枚纳戒,说道:“应晓星,你再帮我写一幅字,‘破镜重圆’,如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