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迷案

    “尤佥事,咱家再说一遍,今日之事,只可看,不可说,如果有一言传出去,所有后果, 你自己承担!”

    刘公公板着脸,再对尤振武说。

    尤振武抱拳,意思是明白。

    这中间,两个守卫已经从值房领出钥匙,打开了门上的第一道锁,刘公公

    从怀中取出第二把钥匙,一直跟在后面的小太监则是取出了第三把。

    三把钥匙三把锁, 一起开启, 这才算是开了大屋的门。

    ---昨日刘安曾经说过,府库钥匙原本只有一把,由秦王自己保管,谁也不知道放在哪里,遇有事情,拿钥匙和秦王的命令,开库即可,但窃案连续发生,且都是门窗完好,窗上的封条都没有动,这让秦王不由怀疑,自己的钥匙可能已经是被歹人复制了,因此他临时决定,再添两把新锁头,并将其中一把钥匙交给世子保管。因此今日开锁需要有三把钥匙。

    “公公,请。”

    房门开启,小太监推开门, 引着刘公公和尤振武进入。

    尤振武迈步而入,迈过门槛的时候, 他抬头看了一眼,发现门楣上写一个“丙”字,心知这并不是秦王府唯一的宝仓。

    放下目光,借着从门窗透进的光线,尤振武清楚的看到,大屋里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七八个类似于书架子,如书阁一般,将房间隔成了一道一道,中间空隙,只够一人行走,但架子上摆的并不是书,而是一个个整齐一致的扁平匣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物件?

    大约是银子吧?

    如果是其他,价值可能会更高。

    因为是密闭的空间,阳光照射进来,隐约看到,有无数细小的灰尘, 在书架间乱飞乱舞, 宛如追逐财富的细蝇……

    尤振武静静看着,心中却是叹。这个时候,全陕西都在为孙督师的粮饷发愁,整体田赋,已经是收到后年了,但依然是供应不上前线所需,为了筹集粮饷,各地乌烟瘴气,怨声载道,更不用说,京师的崇祯帝因为国库空虚,收不上银子,愁的头发都白了,但在大明亲王,朱家子弟,陕西秦王的私库中,却是整整齐齐,码放了这么多的银子。

    但只是这一间房,最少也有五万两银子。

    这些银子,没有助军,也没有助国,最后都落入了李自成的口袋,由此可知,秦王的短视。

    不止是秦王,明末舍命不舍财的王爷,从南到北,数不胜数,福王死了,楚王没有吸取教训,楚王死了,又跟上了秦王。

    都说大明王朝将宗室当成猪养,养来养去,一个个都真的变成是猪了……

    所以最后都是罪有应得,不止是他们自己的私心,大明朝畸形的宗室制度,更是推波助澜的罪魁祸首。

    ……

    “尤佥事,请看吧。”刘公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尤振武收住胡思乱想的心事,低声道:“刘公公,如果我没有看错,这里好像重新整理过了,是也不是?”

    原来他发现,架子上的匣子都贴着封条,间架也很是干净,明显是被整理、擦拭过。

    “是。当日西安县查过之后,王爷就令人整理了这里。”刘公公道。

    “但封条是昨晚新帖的?”尤振武问。

    “是。”刘公公微有尴尬。

    尤振武微微苦笑,府库打扫一新,意味着盗贼留下的踪迹完全被消灭,案发现场等于是没有了,匣子贴上封条,他无法匣子里面的物件……他今日查勘现场的意义,少了一大半。

    但昨日他和秦王世子明明已经有约定,世子当时还说,府库保持原样,并答应他,准许他亲到宝库查勘现场的。

    难道请他破迷,只是世子一人的想法,并没有得到秦王和府中人士的支持,为了财不外漏,所以才将所有匣子都封了起来?

    怪不得刚才在院门之前相见,刘公公的表情看起来不太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