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聚会(下)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李代元问赵长启说。

    赵长启神色很轻松:“上飞机前我觉得很重,现在我……反正我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我也不指望能说服他们什么。但我想,他们的观点之所以偏激,只是因为保密政策,让所有人只知道整个贵宾计划的一个小部分。人都是害怕未知的,尤其是面对陌生的对象,他们每个人自然会根据自己掌握的这一点点信息,和社会上一些负面的舆论,结合自身的遭遇,脑补出很多自以为真实的场景出来。他们一个个不是博士就是硕士,我相信,只要把整个事情都说清楚,他们是能够理解的。”

    “能理解是一回事,但能不能跟我们合作……”李代元说着,自己摇头否决了自己的说法,“其实也没指望他们合作,就是暂时不闹事就行了。把他们今天聊天的这种劲头,都放在科研上,说不定几十年以后,我们还能反超外星科技了。”

    赵长启听到几十年这个词,皱了皱眉头,几十年……他很怀疑,几十年以后的地球,也许……

    这场热闹的空中聚会,在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以后,终于又逐渐的平静下来,大家从理念的火热碰撞中,回到了现实的冰冷无趣。

    人们开始低声讨论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一些懂得天文地理的人,已经判断出来他们的航线是飞往亚洲,很可能是中国或者日本。

    有些人开心的表示,可能是政府找了个理由把他们以这种形式放逐了出去,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在国内继续发挥影响力,也有人觉得,这可能是让他们来参加某种集会,想要改变这些人的立场。

    毕竟是高智商人群,他们猜的比较准,其实这些原因都有一些,不过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蓝色天空。

    把他们投入监狱,是出于利益,因为所有政府都想依靠蓝色天空挣钱,除了这个新兴产业,在现在世界主流的经济秩序中,政府已经很难从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中,收到等比例的税收了,对政府来说,这是调节税收结构最好的时机,只有那些没有政治追求的国家,才会放弃这种机会。

    而把他们送出来,则是政治家本能的狡猾,留着这些蓝色天空的敌人,如果未来蓝色天空不可控,政府还可以通过这些人,来团结一部分社会底层的力量。

    到第二天的凌晨,飞机在wlmq机场停机,所有人被安排上了大巴车,然后直接向着下一个目的地驶去。

    开出去大概三个多小时,赵长启就猜到了他们的目的地。

    大概七个多小时以后,车到了,这个时候,很多老外已经被长途的旅行折磨的憔悴不堪了,但很多人下车的时候,脸上并没有痛苦和不耐烦,反而,他们的神色都开始兴奋。

    因为他们在漫天的黄沙中,看到了军人,军车,巨大的地下设施,以及最后,赵长启第一次来的时候,看到的那块大石头。

    他们已经开始猜到自己被带过来的原因——也许,在这块古老东方的土地上,生长的人基因深处,一直有着对外来者深入骨髓的,本能的警惕。他们都和自己一样,有着同样的目的。

    从走进工事开始,李代元就像一个导游一样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为大家开始介绍这个基地。

    他找来了一个简易的扩音话筒,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开始说明基地的主要建造时间,目的,以及取得的成果。

    从各国贵宾计划开始立项,种种的细节,到对话实验的小规模实验,扩大实验,再到s疗法的小规模实验,大规模推广。

    全世界各国政府在针对贵宾的态度上,有什么区分,合作态度如何,取得了多少利益。

    杨帆的对话实验,对话实验中的人群表现,杨帆说的,所有重要的话语录音……为了这次“解说”,李代元准备了很久的资料,几乎把权限里,可以说的东西,全都拿出来说了——只有他们把该说的都说出来,才能让这些外来者放下警惕,把他们以后的真实想法也都说个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