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

    “是有,但他们本身不控制方向,大方向还是要我们提,比如我们监控的每一个实验者,信息来源都是这个手机,你要监控什么内容。”

    赵长启有些纳闷:“这些……你当着他说……我是说,他要是有恶意,他不就有防备了么?”

    “很早的时候,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但我说一个事实,”李代元说,“这个实验计划最早提出来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想过要监控,因为觉得没什么必要。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李代元没有说的是,不仅是整个监控计划,甚至原来的一些监控项目的具体技术细节,也都是杨帆主动提出来的。当然,随后国A这边自作主张,又自己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项目——事实已经证明,那些项目是真的没必要。

    “那按你这么说……他好像又没有什么恶意。”

    “也许他是有恃无恐,觉得反正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察觉他的计划。”

    “杨帆,”这是赵长启第一次叫他的名字,“你就……没什么想解释一下的?”

    “没有,解释是徒劳的。我们之间的信任障碍,只能通过时间来慢慢弥合。”

    “为什么会是徒劳?”赵长启不理解,“就算我们无法理解,解释本身也代表诚意不是吗?”

    “不是。”

    “不是。”

    杨帆和李代元同时说。

    这次赵长启不用他们提醒,立刻就意识到了,在双方不存在信任的前提下,解释同样也可能是撒谎的烟雾弹。当然,还有更糟糕的,解释如果被误解,可能连目前这种双方警惕观察的状态都不会存在了,现在只是怀疑外星人有什么不良目的,如果杨帆解释了,地球人误解了,很有可能就会坐实这一条。

    所以,现在不说话是杨帆的最优策略——如果他不是想立刻开战的话。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已经到火车站了,三个人暂时停止了说话,在候车室稍微等了一会,然后跟着人群一起上车。忽然,赵长启在人群中,看到两个头上带着那种老式的实验耳机的人,他看到李代元一脸习以为常的样子,突然想到:“参加实验的人,远远不止几千人对不对?”

    “对。”

    “一共有多少?”

    “杨帆你告诉他。”

    “到目前为止,是112万8423人。这个人数不包括已经被淘汰的。”

    一直到在火车里坐下来的时候,赵长启都没有能够消化这个消息。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旋涡。

    如果说几千人的实验还可以说是一个大型调查的话,一百万人,覆盖可能半个,甚至全部华国,那这个实验的影响力……难怪会有国A,难怪他们为了找自己,这么大动干戈。而且,从第一代实验设备到第二代,很显然,这个实验以后很可能还要扩大。从2代的手机上来看,已经很接**时使用的手机了。如果有第三代的话,可能都不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只要弄个APP就行。

    “你想的没错,下一代就是APP。”在火车上坐下来之后,李代元肯定了他的猜测,“如果以后合作深入的话,可能会放开APP的安装权限,到时候,很有可能每一个人都能跟他对话。”

    “不会的,我不需要那么多人,”杨帆说,“当然,你们也不会允许我直接联系这么多人。”

    “这样看来,你心目中存在一个理想人数咯?”说话的是李代元,他的问题显然是有期待的。

    “是的,但这个数字还是不透露的好,”杨帆说的很理所当然,“省的你们会多想。”

    但不多想是不可能的,就在他们说话间,监控组已经把这个敏感的课题上报,预计一两天的讨论后,就会交给国内某个大学里,某个倒霉的课题组了。

    三人行的聊天差不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李代元的示意下,俩人关掉了通话。然后李代元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电脑,打开其中几个程序,并给赵长启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