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惊之兽

    征程貌似已接近目的地,现在秦亮当然极其不愿意看到、刘禅跑路!

    钟会仿佛察觉了秦亮的心情,他的声音道:「今早陈都督还禀报,姜维部依旧在涪县那边。」

    秦亮「嗯」了一声,缓缓点头回应。

    刘禅应该不会跑!但只怕万一、他真的被人成功忽悠,丢下成都平原跑路了;那么攻灭蜀汉的标志xìng • shì 件,要拖延到什么时候去?

    秦亮站在山坡上,转头眺望来时的山谷,很容易就能想到,北面有米仓山、秦川。如果他远离洛阳朝廷、在益州这地方呆得太久,恐非什么好事!

    而且益州盆地、不只有这里是山区,除了分栋岭(龙泉山)以西的成都小平原,盆地内其实全是山区与丘陵地带。境内还有无数的河流,行军没那么容易,并非北方平原那般、骑兵可以四面纵横。

    秦亮收起眺望的目光,转头随口道:「我军既已突破剑阁关,处境再怎么也比起初好。」

    大伙纷纷附和道,「是阿,大将军攻灭蜀汉,只是时间迟早!」「最险还是绕行剑阁关之时。」「看姜维还能跑到何处……」

    秦亮呼出一口气,「走罢!」

    其实秦亮不想再去回顾了,那时的煎熬与忧虑。在剑阁关以南的几天、着实压力最大;而焦虑的心境、大概在洛阳时就有了。或许人都会本能地抗拒不确定因素。

    所以这次突破了剑阁关,定要一鼓作气拿下蜀汉国!如果一不留神吃了亏、面临只能退兵的境地,下次再想突破剑阁关,估计比今年更艰难!

    数日前亮一直在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心态不能浮躁,如今看来也是对的。

    形势依旧不甚明朗,有时候为了实现目标,确实不能怕麻烦!

    没一会,秦亮等人便走下了山坡。各部人马仍然沿着金牛道,向西南挺进。秦亮派人去前方,命令陈泰时刻注意涪县的动静,有任何军情、应立刻报于中军。

    蜀汉军在历次战役中,基本没有受到重大损失,估计蜀军还有约十万之众,其中的主力应该还在姜维手里。那股大军仍是一头野兽,却仿佛变成了一头易惊之兽!

    如果它忽然受了惊扰,离开涪县、沿着涪水往江州方向去了,那事情或将变得更加复杂。

    ……司马师等人在成都没呆几天,他们很快就返回涪县了,不过张翼留在了成都、返程没有随行。军情已到了燃眉之急的程度,朝廷自然不能商量太久,终于作出了决策。

    姜维的方略,并未获得支持!朝廷作出了折中的决定,不迁都、也不议和,要姜伯约凭借汉军主力拒敌!

    诏令姜维率军抵御曹兵,不得弃守涪关,置涪县百姓、将士家眷于不顾。同时调诸葛丞相之子诸葛瞻、前往绵竹关驻守。

    这倒是最不让人意外的结果,成都各种主张的人都有、时间又紧迫,大概也只有折中,才最不容易立刻引发内乱罢!

    姜维卷起帛书,递给了董厥。一旁的司马师道:「谯周等人有说辞,使陛下生出了顾虑。」姜维看向司马师道:「如此也好!」

    二人拱手,跟着姜维走出了房间。他们走到夯土台基上,径直进县寺阁楼厅堂。

    一群将领已然等候在此,纷纷向姜维执礼。姜维道:「陛下有诏令。」

    众人这才分站两边,站好了队伍。董厥走到北面,展开了帛书,大伙纷纷跪伏在地、行稽首之礼。

    尚书仆射读完诏令,姜维随后起身,走

    到前面、开口断然道:「汉军与曹军历经大小战役无算,杀敌不知其数。诸位亦曾追随于我、几番北伐,两国打了那么多年。投降者之身家性命,将全在贼人一念之间!必定没有好下场!」

    诸将沉默不语,堂上一时间鸦雀无声,仿佛掉根针都能听见。

    姜维遂接着说道:「涪关近左,山水纵横,贼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又有轻敌之心。而涪县本是北伐时的大本营,军械、战车一应俱全,我军主力重兵已聚集于此,有地形之利、以逸待劳,只要将士用命,胜算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