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来袭

    五皇子回顾左右,接着慷慨陈词:「大汉绝不能困守原地,正该继续北伐收复汉中,重整旗鼓!当年张鲁投降曹魏,汉军能从曹魏手里夺回汉中,如今有何不可?」

    他似乎总算意识到了太子没说话,便问道:「长兄以为如何?」

    太子这才向正位拜道:「臣以为,父皇可以采纳后将军的建议。」

    夏侯霸也道:「屯于涪县的兵马、多是姜将军熟识的旧部,陛下用姜将军增援剑阁,并无不妥。」

    张翼、廖化没有附和,但也未出言反对。毕竟此番是防守,北伐只是五皇子在说而已。

    刘禅听得差不多了,终于开口道:「姜伯约去涪县调兵,张伯恭随后带兵前往涪县。」

    陈祗等人一起揖拜道:「遵诏!」

    这时谯周说道:「柳将军在巴东郡,可守米仓道。罗宪有将才,正好在巴郡北巡视,陛下可任罗宪为巴郡郡守,防御间道。」

    姜维立刻转头看了一眼,眉头一皱,欲言又止、但终于没有多言。那罗宪是谯周的学生,姜维对那些人应该没什么好感。

    ……下午太子亲自去了费家宅邸,想要与费承商议战事,同时也可以阐述一下今天支持姜维的原因。费家人与姜维有隙,不过他们仍会以朝廷为重。

    费氏不好露面,不过她听说太子来了、便也来到厅堂外面,想寻机看太子一眼。之前她在灵堂里见过太子,但当时她不好抬头直视,没看太清楚。

    她先背靠着墙壁,站在窗边,听着里面的动静。

    此时里面传来的说话声、应是太子的声音,太子先是说曹军几路出兵的事,接着好像又说、五皇子想要夺回汉中?

    接着长兄费承的声音道:「五皇子年少,考虑难免不周。时过境迁,如今大汉哪有余力强攻汉中?何况曹魏在关中、汉中的实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太子道:「伯续言之有理,不过诸臣离开正殿时,倒也称赞五弟,有皇祖遗风。」

    费承低声说了一句什么话,费氏没有听清楚。不过她不禁隐约猜测,难道太子在担心皇储之位?

    这时太子叹了口气:「国家外忧内困,目前维系社稷、已是不易。姜维虽败于汉中、多遭指责,但仍愿承担重任。让陈祗管内政、姜维管兵,于国家有益。」

    费氏听到这里,往窗户边看了一眼。只见太子坐于北面、前侧脸对着窗户这边,费氏终于看清了太子的脸。

    太子不算很丑,只是眉毛眼睛看起来有一种愁苦之相!不过他没有多少焦急的神情,仿佛是认命了、又像是深感无奈?如非愁苦的样子,或许这样还算是一种淡泊的气质罢。

    费氏想到敌军已经陈兵边境了,太子竟然是这么一副态度,全不像大多益州人那样不服输、敢于抗争,她心里顿时有些失落。太子若能有五皇子那样的气盛,大概还更能让人钦佩一些!

    没一会,太子便暗示道:「等到这次战事过去,我再登门拜访。」

    费氏觉得太子可能要告辞出来了,她便立刻提前离开了窗边。

    费氏提起布裙下摆,因此可以快步而走,很快就走出了前厅庭院,回到自己房间去了。她跪坐在镜台前的筵席上,一时间简直是五味杂陈、心里很乱。

    想到秦亮那个阴魂不散之人、说过的狂妄之言,什么没有必要侍二夫,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真该有个人让他吃点苦头,灭掉他的嚣张气焰。

    不过费氏忽然意识到,从书信中的言辞看、秦亮好像不是那样的性情?

    她立刻从筵席上起身,来到柜子旁边,从木柜最里面翻出了一只木箱。然后打开木箱,从最下面翻出了盒子、拿出了一卷绸带系着的纸。

    展开纸张,行云流水、笔迹大气的文字又映入眼帘。看到这手漂亮的字,费氏又想起了女道士的描述,什么气宇轩昂、文武双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