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亲人们

    李福欢嘿嘿笑着,掏出帕子擦了擦脸,说道:“我还不是不放心么?不过村里大家伙的屋子的确受损的也不少,这下大家伙的日子都要不好过了。”

    申氏则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她说道:“人在比什么都强!这屋子损坏回头补补也就好了,咱们村里年轻力壮的汉子也多,正巧这暴雨一场回头也没啥农活可干了,只剩下一些清理的活计,就着这段时间,就能将这些能修好的都给修好了去。”

    苏氏也点点头,觉得是这个道理,一个村子的,甭管平常有什么摩擦,真遇到大事情还得互相帮助。

    李福欢自然也明白,她说着就也要帮着自家奶奶和娘亲,把剩下这点粮食都给运送到地窖里边藏着。

    她家的粮食很安全。

    除去自家知道地窖怎么下去,旁人都不带知道的。

    甚至除去帮忙造屋子的那些汉子们知道她家有地窖,村里其他人压根就不知道她家里还有地窖来着。

    很安全。

    明面上。

    厨房里边也有放一部分粮食,这是方便拿取和给人看的。

    暗地里边的粮食够全家吃挺久,这会儿虽然天气不好,不代表着东西就不好找,回头还得尽力再囤点。

    粮食哪有嫌多的?

    也正因为有这个地窖,所以在伯爷家的堂婶儿过来翻看粮食时,才不至于被她们给看了透透的去。

    李福欢看着大伯爷家的大儿媳藤氏领头,带着另外两位弟媳分别是宣氏和石氏,一直在厨房打转。

    说起来也是巧合,又或许是基因太强大,她的伯爷叔爷也是都生了仨儿子,哪怕其中有多生的最终也是留下来仨儿子在身边,闺女们则都是嫁出去了。

    鲜少回来。

    她大伯爷李山上家里的仨儿子名字很是简单,说是名字简单些好养活,所以分别叫做李大壮,李大力,李大实,都是个个壮汉,的确很硬朗。

    而儿媳依序对应着也就是藤氏,宣氏,石氏三位了。

    其中。

    李福欢最喜欢排第二的宣氏多一些,毕竟她识道理些,平常对她也挺好的,瞧见她都会给她摸点小零嘴塞她兜里,其余的两位也就是平常打个照面罢。

    藤氏最为会算计,斤斤计较,但因为长辈隔着一房呢,她的手可伸不过来,因此平常表面功夫维持的挺好,最会和稀泥,将心里头的算计掩饰的很好。

    但实则跟她们相处久了,什么品行能有不清楚的?

    石氏倒也是人如其名,油盐不进的石头一块,时常我行我素,有时候也会十分不会看人脸色乱说话。

    优点是勤劳能干,缺点也是一根筋,脑子不灵活。

    李福欢看着藤氏自己作妖怕被说,就硬拉着妯娌过来看,她笑呵呵说着自己来这边吃席的时候都没有看仔细的,所以这次要认真瞧个清楚,左右也是无事。

    先是又借着这话发挥一下,说自己那些粮食差点颗粒无收,有多惨的,这下看着她家这满满当当的大粮缸就羡慕的不行,她早就很垂涎这二叔爷家的三房这家了,老早想过来看看,但又因为爱面子,先前人家县里开店,请外人都不请自家人的。

    藤氏觉得没脸,外加自家婆婆曹氏也勒令不许他们上赶着,别人不请自家人,自然有自己的顾虑。

    他们若是闹,回头村里就得传起来,说他们当伯爷家的长辈,反倒想依附着小辈家过日子可不好听。

    这要是人家主动来请他们过去干活,人家还能赚个美名声,说他们当小辈的也没有忘却老一辈的血脉。

    但反之,他们一家就得背负臭名,因此自然忍着。

    藤氏为了自家的名声可是很有顾虑的,因此当然能忍,可现如今,家里眼看着着粮食差一大截儿,回头来年可怎么熬到夏收?因此总得过来先探探口风。

    今日是两大家子都要来,现如今伯爷家的一群人都在前堂坐着,李顺和苏氏都在那边陪着二老招呼客人,李福欢就做起这个陪女眷进来后院参观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