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3/4)

    “…找谁主演?”

    “还在联系莱昂纳多…但他估计不感兴趣…”

    ……

    对沈长林来说,《驴得水》这样的项目,盈利空间有限,但成本很低,他也愿意出这个钱…

    但对于斯立戏剧来说,就不一样了!

    接近2000万的成本,他们倒是出得起,但是怎么宣传、怎么发行,一窍不通!

    话剧过渡到电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大腿。

    其实,《驴得水》并不是默默无闻的IP,12年上映后,一年时间巡演超过60场,场场爆满。

    按照现如今的流行词,这叫优质IP。

    问题是他们的主创团队非常强硬。

    首先,必须交给原版的话剧导演也就是周审、刘露执导,这玩意赶走了一半感兴趣的投资方;

    其次,他们不排斥明星阵容,但…明星必须要先跟着话剧排练三个月,这玩意不可能,从来只有项目迁就明星,再说了,伱俩是新手导演,凭什么让知名明星迁就你?

    雅文吧

    最后,他们想做成商业类型,这个条件赶走了最后那点感兴趣的演员——一些致力于艺术片的人士这个项目感兴趣,新人导演新人演员正是他们所寻找的,只要你足够有个性、足够有风格、足够另类小众,就正对他们的口味,前提是你得把项目制作的够文艺,够批判性,你要做商业片,那还是算了!

    三个条件,直接把市场上所有感兴趣的都给赶走了…

    甚至有业内前辈嘲讽:‘又要拍商业片又不走工业化流程是吧?那我告诉你没人会给你们投钱,你们自己出钱拍吧。’

    正陷入僵局呢,然后遇凯找到他们,说麻花愿意做这个项目,让他们等消息。

    昨天打电话说‘有一个大老板感兴趣,明天一起见个面’…

    今天就是见面的日子。

    刘露和周审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已经失败了N次,不行就不行呗…

    实在不行,就自己掏钱拍摄!

    约定的地点是一家茶馆,三人座下。

    闲聊了一阵,周审问:“您说的大老板是谁?”

    “…反正是个有钱的,而且他应该对《驴得水》感兴趣!”

    周审奇怪问:“是个有艺术追求的大老板?”

    “差不多…哟,这么快!”

    遇凯正要接着编,不远处带着墨镜的沈长林正迈步走过来…

    刘露起身,有点惊讶:“…沈导演?”

    “…刘导…遇凯…这位是周审导演吧!”沈长林坐下,摘下墨镜,然后又戴上,解释道:“昨天熬夜了,眼睛充血…不得已戴个墨镜,你们不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