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

    王氏不解:“什么东西?”

    赵含章道:“您不解没关系,只要知道他们已经是良籍便可。”

    赵含章没有特意说明废除了奴籍,但在法律上的确给了活契的工人良籍的身份。

    百官大多数人没反应过来,更不要说民间了。

    但也有特别敏锐之人,在衙役上门统计时留意了一番,发现奴仆从死契改为活契之后竟自动获得了良籍。

    这就意味着,有一日奴仆不想干了,活契到时间后便可离开,拿着自己的户籍去衙门,凭着未曾分配过的户籍就能分到田地耕种,完全不必依靠主家。

    甚至,活契的奴仆赎身也更容易。

    长此以往,他们要雇佣到奴仆,就得提高月钱,至少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一百文的月钱就能用一个下人。

    自然,他们也不能再随意打杀下人,如今他们已经是良籍,杀奴就相当于杀良。

    大部分下人比他们的主子更快反应过来,毕竟,籍书是直接送到他们手上,他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自己成了良人。

    想得多,有见识的下人眼泪猛的落下来,拿着籍书回到房中就将它朝着京城的方向放下,然后跪下磕头。

    他厉害点,是一个管事,每月能拿六百文的月钱,然后他的主子希望他能用命来换这六百文,包括他的儿子,女儿,未来的孙子,孙女,也都要为此卖命。

    这和现代社会里拿着三千块钱就要为老板两肋插刀再送上心脏有什么区别?

    第三条便是女户,

    朝廷不限制女户,女户享有的权利,以及要负的职责与男户一般。

    新法和新规有很多,但讨论之初,最受质疑的就是这三条,一直到朝廷通过并发布,朝中持反对意见的依旧不少。

    不过是因为赵含章强势,且力主改变,加上主要大臣应允,这才不得不通过。

    但是,朝臣还是免不了担忧,汲渊尤甚,他和赵含章道:“这几年陛下忙于政务,很少读书了,臣为新莽作释,陛下帮微臣把把关?”

    赵含章:“先生是想提醒朕不要步新莽后尘?”

    汲渊叹气道:“王莽新制改革失败,而后天下大乱,陛下今日步子也走得太急了。”

    赵含章:“我也曾有此顾虑,所以在未登基时我一步步试探,从我做摄政大臣开始,到朕的婚礼,再到安王让位,朕看朝官和天下士族、百姓的容忍度还是很高的。”

    汲渊:……

    赵含章:“您以为王莽为什么会失败?”

    汲渊当然不会说什么他残暴不仁,假仁假义之类的历史上的定论,而是直接道:“他于虎口夺食,从天下权贵、豪族手中夺取利益,所以失败。”

    “他败在不能坚持,败在朝令夕改,政法混乱,”赵含章道:“他要是不那么贤良,别人一提反对意见他就退缩,而是强横一点,将新政推开来,即便有不足之处,也不会颇多怨声。”

    “可即便他新政失败了,百姓对他失望,可在他活着的时候,民间百姓依旧大多支持他,平民庶族,寒门士族,他们都选择支持王莽,为何?”

    汲渊没说话。

    明预从后面走出来道:“因为只有王莽可以带领他们打破当时权贵和豪门的限制,他们只在王莽身上看到希望。”

    赵含章嘴角翘起来道:“不错,而今天下,他们也只能在朕身上看到希望,天下还是以平民庶族、寒门士族、奴隶占多数,而天下女子占半数,汲先生,反对的人才有多少,而支持朕的人会有多少?”

    “他们就算不满,在民心和朝廷的意志面前也要臣服,而我们要做的是不步入王莽改制时朝令夕改,急于出政绩的前尘。”

    明预抢在汲渊面前道:“陛下圣明!”

    连赵铭也道:“不做还罢,既已出手,就没有再退缩悔改之路,不然才是万劫不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