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待办事,大离帝都(12k)

    余子清看着手中的清单,上面密密麻麻的列出来一长列编号。

    他不知道老羊到底怎么做到的。

    琅琊院的书库,哪怕没有去过,余子清也能猜测,其内藏书,少说也是千万册起步。

    哪怕全部不精细研读,全部只是扫一个大概,那需要的时间,也是以百年为基础单位的吧。

    老羊又不是那种上古的老古董,他才活了多少年啊,他竟然已经大概扫了一遍了?

    说真的,要不是这个人是老羊,余子清都觉得这是牛皮吹破天。

    余子清抖了抖手中的清单。

    “话说,你都不敢去找个熟人探查一下,我怎么找?我又进不了琅琊院。”

    再说了,琅琊院现在的情况,余子清哪敢去啊。

    他不但自己不敢去,甚至都不敢信任琅琊院内的任何一个人。

    想结交个琅琊院学子,不难。

    然后让对方去玄字阁和人字阁,找几本书也不难。

    毕竟,这两个地方的书,都是琅琊院内的人随便看,随便借的。

    难就难在,怎么不被琅琊院的其他人知道。

    会不会有人一直在关注着那些书,都是谁看了,谁借了。

    每本书都有编号,好处的确是有,各种方便。

    坏处也是方便,谁借走了那本书,也都是有明确的记录。

    能被缄言神咒封锁,哪怕有些书表面上看起来并不重要,实际上终归还是有点敏感的。

    哪怕能找到这个一个人帮忙去书库里看一眼,找一下,那余子清也不想平白无故把人家给害了。

    唔,会帮自己的好人,不想去害人家,这个列表也不算是毫无作用了。

    琅琊院内又不是全部都是好货色。

    就像那个吴院首,余子清不清楚具体情况,大概也明白,之前的事,他肯定是难辞其咎的。

    要么是他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要么就是因为其他原因,没法直接牵连到他。

    身为院首,要是没有实锤将其锤死的话,他肯定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麻烦的。

    但余子清估计,也不会有实锤了。

    若真是他指使安家的人去做的那些事,肯定不会明面上说出来的。

    就比如“这个东西很危险,你绝对不要带出去”,这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表达的意思就可能会截然相反。

    表面上说不要,实际却是给暗示要,类似的东西难道还需要举例子么?

    当领导的,当老板的,当上司的,比较敏感的,可能会背锅的东西,哪会给你明确的指使,这不是留下把柄么。

    能混到那个位置的人,谁不是一听那话,就明白要怎么做。

    听不懂暗示的,那人家也不会给你暗示。

    余子清摸着下巴,暗暗琢磨,既然想到了那个吴院首,那自己要不要去拱火,顺便试探一下?

    “老羊,问你个事,琅琊院的吴院首,你知道么?”

    “知道,怎么了?”

    “他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琅琊院的院首,大部分都是姓名不全的。”

    “全部把自己的名字藏起来?”余子清一脸问号。

    他到现在还不知道老羊曾经的名字叫什么,搞了半天,这是琅琊院的传统么?

    “也不是,琅琊院的修道者,没有入道的,只有名。

    入道之后,亦或者成为院首了,才会有一个姓,方便称呼。

    而真正开始有名有姓的时候,都是在立道之后,那个时候才会定下名。

    以道为名,一向是琅琊院的传统。”

    老羊看着余子清眉头微蹙,一脸你继续说的表情,他便继续道。

    “修道者入道,你是知道的,基本都是以开始炼气或者炼神为标志性起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