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

    一道道地脉灵脉本源、灵窍灵力纷纷连接灌注至这方小世界之中。

    无边的玄黄灵光弥漫,精纯的戊土本源逸散,只见一株缭绕着混沌之气的神木突兀的出现在这方小世界中央。

    九条扎根虚空的根须齐齐摇动,大股大股的本源之气从各州本源海中吸纳。

    而那株神木也是迎风便涨,顷刻之间顶天立地,宛如撑开了这方世界一般。

    丝丝缕缕的本源之力汇聚,凝聚在这株神木之上,正是此方小世界的本源之力,而这株建木灵根也是这座小世界的中枢根基所在。

    无量的玄黄功德汇聚,阵阵仙音不绝,让仙宫诸仙与修炼界诸修震惊不已,这造就仙阵也有功德。

    杨弘远虽是吸纳各州本源滋养了建木灵根,可有着仙阵之力逆反本源,再有此方小世界诞生的本源,总的来说还增补了周天本源。

    随着此方小世界彻底圆满,由空间福地晋升仙境洞天,杨弘远也一跃证就了地仙果位。

    与此同时,只见其纯阳元神之中,本命仙魂之上一抹不朽的灵光在渐渐汇聚滋生,越来越明亮。

    在杨弘远看来,元神是元神,本源魂魄是本源魂魄。

    正如奉安宫中的列祖列宗,他们虽然修为不够寿尽而亡。

    却因为杨弘远以造化玉牒人书之功开辟的阴冥法域得以保存本源魂魄灵光,还在族人祭祀之下不断得壮大。

    在杨弘远看来,为何那些元神、金仙、大罗仙人会走向寂灭,其元神可是早就纯阳了。

    就是因为其本源魂魄灵光经不住时光的侵蚀,从而走向寂灭。

    杨弘远虽然只传下天仙、地仙、人仙三道,可鬼仙一脉也已推衍完成,只是还未到传下的时机。

    随着杨弘远口诵道藏,蒙蒙清圣玄光从其身周扩散而出,纯阳元神之中的魂魄灵光也是越发的澄澈明亮。

    不朽的光辉闪耀间,像是终于达到了一个顶点。

    渺渺茫茫的人影从那纯阳元神之中幻化,无量的阴冥之气扩散间,反而透露着一股浩瀚堂皇。

    杨弘远在玉京山上连证地仙、鬼仙两脉仙道,虽然有着小世界之力阻隔,可却依旧无法阻挡那浩瀚的异象。

    本来隐没虚空的小世界再次显现,只见此刻五行灵峰之上,祥光瑞气弥漫间直冲云霄。

    象征着天仙一脉的木灵峰处,青碧的道德之气最为浩瀚,毕竟天仙一脉流传最广,立基最早。

    金灵峰上,代表着人仙气运的玉白圣德醇厚无边,不仅仅是因为武道的传播。

    更是因为杨家已传十代,圣圣相继,代代相传。

    南方的火灵峰上,丝丝缕缕的福德瑞光不断的滋生,地仙一脉梳理地脉,成就福地,乃是避劫躲灾的灵地。

    至于水灵峰上,幽幽冥冥的阴德玄光弥漫,鬼仙一脉虽然还未立下。

    可杨弘远创下立庙追谥之制,奉养列祖,祭祀宗灵,同样积蓄了不少的阴德之力。

    外界包括仙宫诸仙看着这从未出现之景,一个个道心震动,心神不稳,这位紫宸道祖究竟做了什么。

    而杨弘远也开始利用成功凝聚炼化的鸿蒙紫气,周天之钥,凝聚天地权柄,周天业位,证就后天神祗之身。

    一股浩荡异象从玉京山外逶迤而来,通天紫气弥漫充斥天地之间,周天震动,寰宇共鸣。

    在这浩大的异象之中,一团骄阳缓缓升起,散发出如皓日一般的璀璨光辉。

    随着那光辉流转,仔细看去,隐隐约约竟是一座古朴道宫。

    一股浩瀚的仙光冲霄而起,于空瀚之中,玄虚之处,被丝丝缕缕的天地本源缭绕。

    好似阴阳两仪铸其源,金木五行造其形,浩漫太虚中,倘恍渺忽。

    其后化为一道通天彻底的仙光,冥冥中勾动一缕周天本源,落入那骄阳一般的天地道宫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