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我悟了

胖和尚盯着看了一会儿,确定这是佛门功法后,心头疑惑升起。

‘这是甚么法门?怎的会不认得?’

他在佛门地位极高,更有佛门圣子、罗汉转世之称,不夸张的说,除了‘那门’功法,其他的佛门秘典他哪个没看过!

可眼前这个俊的过分的假和尚,身上看似是武僧一脉的护体金光,但他能感觉到,这并不是简单的护体金光,其中另有玄机。

“你不是佛门弟子?”

虽然是以问句结尾,但智丈言语中却是肯定。

“阿弥陀佛,弟子一心向佛,自从捡到一本佛门功法后,便以佛门弟子自称。”

“三藏便是弟子冥思苦想出来的法号”

李智言语间处处以弟子相称,看起来极其知礼数。

“三藏”智丈沉吟几声,随后摇着头甩甩袖子,叹道

“缘来缘去啊”

“既然用了这个法号,便要当得起,你且随我来,让我考校你一番!”

三藏这个法号,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

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

以‘三藏’为法号,自然是要精通佛教圣典之中的经、律、论。

可刚才智丈暗中观察时,见李智身上并无慧根。

他本想呵斥、教训李智一通,让其日后不得装神弄鬼便算了。

可看着李智身上仍未散去的护体金光,他又改变了注意。

这很可能是佛门未出世的法门,智丈觉得还是有必要引导李智向善,或是干脆直接渡他入佛门。

智丈招呼李智一声后,便带着弟子自顾自的走了出去,也不怕李智半道溜掉。

李智微微停顿了几秒,直到听见后院与之前抢夺米面时不太一样的嘈杂声后,才快步跑了出去。

‘好戏要开场了’

“李伯武,你这到底行不行得通!”

典祥的低语传入李智的耳朵里。

他抬头看了看,并未找到说话之人,当下便明白这是典祥的传音入密。

李智气机锁定不了典祥,无法施展传音入密,只能微微点头。

典家二兄弟似乎还不放心,典瑞更是显露了一丝身形给李智。

李智见状忙不迭的传音道

“典大人,事情已经办妥,下面就是助我脱身,一会儿注意保护我!”

说罢,他便不再多言,快步追着跑了出去。

等赶到智丈的道场时,这里仍旧有不少信徒在等候。

这些人都是苏州的百姓,他们听智丈讲经早已不在乎米面,只想跟着智丈去西天享清福。

这也是吴国官府最不想看见的画面。

若百姓人人都去寺庙打坐念经,那吴国的田谁来耕?仗谁来打?经济谁来发展?

寺庙也有佛田,但这些田都属于佛门,是不纳粮税的!

面前的智丈已然开始讲经,似乎完全忘记了还有李智这个假和尚。

李智也没想太多,刚走近没几步,眼前突然一黑,画面突变

“哇哇”

一阵婴儿的啼哭传入耳中,李智恍惚间看见了白色的墙壁,白色的传单和一群穿着深绿色手术服的人。

一个粉色制服的护士正捧着婴儿,抱给一个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的女人看。

看着这张熟悉的脸庞,李智下意识的就要张口,可灵台一阵清凉传来,让他和回忆起自己应该在吴国才对。

强压下心头的不解,李智继续看。

婴儿慢慢长大,经历了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后,画面跳转到了一处灵堂。

少年时期的李智披麻戴孝,在长辈们的主持下,完成了父亲的葬礼。

再然后画面跳转到了大学时期,繁重的课业支配了他的青春,也支配着他仅剩不多的,对全新生活的热情。

终于熬到了大学毕业,可在沪城那种超级大城市,二本毕业的李智没有任何优势,只能终日在温饱线上挣扎。

这时,已经明显苍老许多的母亲在给李智打电话,细声安慰

“儿啊,如果在外太累就回老家吧,到哪儿不能混口饱饭吃,没必要非在沪城吊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