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怎么知道的?

 陈明的录歌在继续。

 但京都考古圈炸开了锅!

 看完《云顶天宫》之后,易教授总觉得自己在哪里听过东夏国这三个字。

 但就是想不起来。

 直到另一位教授提醒他:东夏两个字出自《华史通鉴》里的《察可儿式部落概述》。

 但据记载,东夏国并不是国家,而是一个小部落。

 名为:东夏族。

 这个族群距今约五百年到六百年,生活在高冷平原地区。

 华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都没有出现过其他国家的影子,但是有很多部族的身影,其中东夏族就是比较神秘的一个。

 野史记载:

 东夏族虽然归顺华国,但本身处于游牧状态,四处漂泊,所以这支部落最后在哪里彻底消失,谁也不知道。

 当然,也因为它是一个小部落,所以仅仅只是出现在野史中而已。

 甚至,华史通鉴里的记载也只有两三句话而已。

 易教授看着古籍中记载的东夏族,陷入了沉思。

 许久之后,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那就是去长白山脉探查一番!

 说不定,那边真的有什么发现。

 但这其实是一个很冲动的决定,毕竟他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长白山山脉那边存在古墓。

 就算他提出来,可能考古研究所的人也不会理会。

 思来想去,他决定自己一个人先去长白山脉看一下。

 一个上了年纪的教授要去常年积雪的长白山脉,这可把他的学生急坏了。

 最后,易教授带了两名学生,前往长白山脉。

 如果是直接飞跃长白山脉,那很简单,中洲和北洲之间的航班很多。

 但这一次,他是要前往长白山脉。

 所以,三人只能在距离长白山脉最近的一座中洲城市降落,再雇车慢悠悠的往长白山脉驶去。

 考古研究所的人不懂风水,也不懂堪舆之术。

 他们探寻古墓的方式很原始,要么等群众们上报;要么就是全凭运气。

 但有了洛阳铲,他们的底气足了很多。

 这个工具是经过检验,确实有用的。

 但厚厚的积雪,让洛阳铲也没有了用武之地。“教授,要不回去吧。”

 “就是说,那只是虚构的电视剧而已,当不得真的。”

 “这里这么冷,你要是冻病了,就出大事了!”

 ......

 两名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劝着。

 一路上,他们都不知道劝了多少次了。

 但易教授就是不听,脾气倔得很。

 易教授喘了一口粗气,这种天气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如果是二十年前,这些风雪完全不在话下。

 不懂风水;

 不懂堪舆。

 那么问题来了。

 他们这些人要怎么确定这里有没有古墓呢?

 很简单!

 往长白山脉最高的那座山峰上走。

 幸好现在是六月份。

 即便这边还是很冷,但起码不下雪,爬山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要小心一点,那就是缺氧问题。

 两位年轻学生还好,起码体力上跟得上。

 但易教授年纪大了。

 爬到一半就走不动了。

 无奈之下,一名学生留下来陪易教授,另外一名继续朝山顶爬去。

 长白山很高。

 这段时间不下雪,所以空气中的能见度非常高。

 不知过了多久,那名独自上山的学生还没有回来,这让易教授的心里有些不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