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押

    马金国继续说道:「走私生意是由李天澜主导策划的,最早开始于久视三十年。不过李天澜并不出面,他躲在背后,江南道府方面由方林候出面负责,账目开始是由方林候在管,方林候后来又交给了柳士英。当然还有其他人,数量不少,这些人分布于各个职位上,不过都要听从方林候的命令。」

    「只靠一个江南道府,当然很不便利,于是李天澜在久视三十二年的时候,让方林候出面找到了我,由我动用南海水师的关系,配合他们进行走私。‘天廷方面也参与了,不过他们只听李天澜的。具体分成的时候,李天澜拿大头,要拿走一半左右,我和方林候分剩下的五成。」

    「不过我们手底下又各有一帮人,也不是白使唤的,还要给他们分钱,最后分到我手上的,正如齐首席手中账册所载,根据‘生意行情的好坏,大概从三万太平钱到五万太平钱不等。」

    不要觉得三万太平钱很少,这只是一年的收入,而且还有年景好的时候,能达到五万太平钱,取个折中,就算四万太平钱。要知道高老爷的半数身家也就是二十万太平钱,马金国只用五年就挣了高老爷的半个家当,这还少吗?

    根据账本的记载,马金国大概能拿一成左右,还是按照四万太平钱来算,一年就是四十万太平钱,十年下来最少给江南道府造成了四百万太平钱以上的损失。

    这可是太平钱,不是前朝那些劣银可比,成色十足。

    如此大的亏空。

    齐玄素又问道:「张拘全与你们是什么关系?」

    马金国回答道:「没有关系,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关系,那就是竞争关系,他看我们赚了钱,也跟着做起走私的行当,他打着张家的牌子,倒也风生水起。不过被李天澜拿住了把柄,他后来出事也是李天澜一手策划。」

    张拘全也是个例子,他是张家人,可张家人同样分锅吃饭,想要更多的钱,就和李天澜没什么两样。

    ….

    李天澜那边算五百万太平钱,就算张拘全的「生意」没有李天澜做得大,时间更短,也得有百万太平钱左右。

    江南道府的家底再厚,也经不住这么折腾。

    齐玄素道:「第一次江南大案爆发之后,你们是怎么谋划的?」

    马金国道:「齐首席应该知道,这个案子的关键人是张首席,当时李天澜打算把张首席除掉,可慈航真人是江南道府的老府主,她虽然不在道府了,但道府里还有她的人,结果走漏了风声,慈航真人出面把张首席救下。有了慈航真人的撑腰,张首席开始调查此案,因为李天澜藏在幕后,并没有暴露,不过一直出面负责此事的方林候就成了突破口。」

    「这又牵涉了三道之争,慈航真人和东华真人相继过问此事,意在针对太平道,李天澜意识到压不住了,不得不壮士断腕,因为我是朝廷之人,明面上与道府没有太多接触,当时并没有暴露,李天澜亲自找到了我,让我处理各种后续,销毁证据。然后他又见了方林候,据我所知,当时李天澜和方林候都不觉得方林候会死,毕竟是堂堂二品太乙道士,多半就是被撤职了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所以李服了方林候一力承担罪责。」

    「当时的方案是,尽量销毁证据,灭口知情人,柳士英就是被灭口的对象,龙参将因为没有暴露,便留了下来。同时暂停生意,再办几个人,清出一些赃款向玉京做个交代,让这件事赶紧过去,关键是口径必须统一。」

    「因为李服了

    方林候一力承担此事,所以口径就是,方林候通过黑市交易走私倒卖物资,不干我和李天澜的事情。李天澜许诺会在外面全力营救方林候,并照顾好方林候的家小。当然,说是照顾,其实也有胁迫的意思,李天澜是软硬皆施,方林候是不得不就范。」

    「如果方林候知道自己会死,那么肯定不会答应。方林候没有想到,东华真人要杀鸡儆猴,有人想要吞掉方林候的股份,于是就有了方林候行贿暴露的事情,最后的结果便是,方林候被处以极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