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

    这里面有个很简单的逻辑,道门三秀加上齐玄素,未来的八代大掌教多半就是从这几个人里面选,这是公认且默认的事情。可没有哪个参知真人因为未来的事情,现在面对四人的时候就卑躬屈膝,他们又不是什么小主和老奴,而是堂堂道士,体面还是要的。就算大掌教,对待这些为道门建功立业的前辈老道友们,也要客气几分。

    道门是

    讲「文明」的,不是动辄跪拜的封建朝廷。

    说回软弱的问题,这有点像两人交手时的气势一说,比较玄学又不容忽视。两个人的力量相当,技巧相当,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很多时候,斗争都是风起于浮萍之末,谁也不是一上来就喊打喊杀,都有一个试探的行为和信号,看对方的反应,然后决定接下来的行动。

    就拿小殷的事情来说,这里的动作并不大,其实就是试探。张月鹿关心则乱,关系到小殷,有些失了方寸,最终选择退让。这给别人一个什么信号?那就是软弱。认为她以及齐玄素是顾虑了,退缩了,要息事宁人了。

    有一句话,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还有一句话,不支持就是反对。

    这两句话对不对,姑且不论。这里可以折射出一个基本逻辑,那就是没有旗帜鲜明的态度,就是暧昧不清,而暧昧不清就是变相地鼓励。

    张月鹿选择道歉走人,就是变相地鼓励了齐万归继续干,放开手干,而不是到此为止。

    说白了,有人针对小殷,其实是一个进攻的信号,张月鹿应该警觉起来的,不过当时张月鹿忙于新政,实在没有这个精力去关注万象道宫,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说,张月鹿在客观上起到了诱敌深入的作用。

    齐玄素被别人认为是软弱,换来的是什么?是蹬鼻子上脸,是变本加厉。如果这次女教习的事情,齐玄素还选择退让,接下来就会有更多人有更多动作。反之,齐玄素以雷霆手段搞掉了齐万归,这就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便能震慑一些人。

    齐教正此时也面对这种困境,他要是软弱了,可能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有些人会认为齐玄素拿下齐万归就是要对齐教正动手的试探和信号,他们便会跳出来攻击齐教正。

    可要是跟齐玄素直接对上,又并非齐教正的本意,也不符合齐家的利益。

    阴阳之理,妥协之道。固然有用,可这里面的尺度却是不好把握。

    齐教正终于是打破沉默「他触犯律法,我自是无话可说。天渊,你能提前知会我一声,这个情我领。只是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齐玄素立刻说道「万妙真人

    请说。」

    齐教正道「齐万归该怎么判,是不是要明正典刑,自有风宪堂负责。我只有一个要求,或者说请求,能否把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要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最好是低调处理。」

    齐玄素没有丝毫犹豫「当然可以。」

    齐教正一怔,大约没想到齐玄素会如此爽快,不过他又接触到齐玄素的眼神,心中不由一动。

    齐教正是道门的老人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对于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不仅敏感,而且通透。

    齐玄素说的是「当然可以」,可以这么做不

    等于我会这么做。

    这就是要提条件了。

    齐教正心领神会,转而道「天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接下来还要陪同西道门的道友们去江南道府?」

    齐玄素回答道「是的,西道门的道友们要参观江南道府,毕竟发展建设离不开经济,自大魏以来,江南就是赋税重地,经济发达,西道门的道友们去那里参观学习,也是应有之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原的三大赋税重地分别是齐州、江南、岭南。原因也不复杂,这三个地方都是靠海,有着优良的港口,而且工贸发达。不过因为皇甫极已经参观了南洋,所以就不再去与南洋相邻的岭南道府了,这次只选了江南道府和齐州道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