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灵山之巅

    齐玄素只好点头道:「好,我不问。」

    齐教瑶又道:「至于你说的第二点,是你太小看仙物了,先前‘照骨镜无差别压制所有人的境界修为,那是因为无人驾驭,如果有人驾驭,那就另当别论了。就好比武夫传承的破碎虚空,你现在只是初窥门径,尚不纯熟,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打一大片,可如果到了人仙境界,就能指哪打哪,说打方寸之地,绝不打一亩之地。」

    齐玄素听完之后,忽然有亏了的感觉,本来按照他的推测,这件仙物比较鸡肋,没什么大用,可现在听齐教瑶一说,其实还是很有用的。

    当然,齐玄素不会干出反悔加价的事情,正如他所说的那般,以他现在的前程,仙物都是细枝末节,终究会有的,保底也是一件仙物。如果坐上大掌教的尊位,那就是四件仙物,而且还是顶尖的仙物,用都用不过来。

    齐玄素道:「以‘照骨镜的神异来看,只要你能照到灵山的镇守之人,不必多了,只要把他削弱到无量阶段,我就能一拳毙命。不过我的意见是留他一个活口,没必要跟姚家结成不死不休的死仇,留几分回旋的余地。」

    结果齐教瑶又是嗤笑一声:「你是怎么当上二品太乙道士的?怎么这么幼稚?我们闯进灵山洞天,拿走‘照骨镜,再拿走灵山上的‘长生石,已经跟地师结下死仇,难道你还指望地师会宽恕我们吗?这种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

    齐玄素的想法跟齐教瑶不一样。

    他的「余地」不在于严重程度,而在于能否「反悔」。

    说到底,这件事十分隐秘,知情之人寥寥无几,不是造反,谈不上损害地师的权威,更多是利益上的得失,不存在地师必须shā • rén 维护权威的说法,这就能谈。

    什么是「反悔」的余地?

    打个比方,成亲是可以反悔的,如果两个人性格不合,或者其他原因,还能和离,还有回到过去轨迹的可能,这就是反悔的余地。可如果两个人生了孩子,那么人生就彻底改变了,因为不可能把孩子再塞回娘胎里,这就是没有反悔的余地。

    同理,齐玄素和齐教瑶拿了「照骨镜」不假,真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大不了把「照骨镜」还回去,再有其他人出面说和,比如天师,还是有可能善了的。可如果杀了人,那就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因为人死不能复生。

    所谓「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这句话是对的。可也要看情况。放在造反这种事情上,当然要做绝。可在其他事情上,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说到底,齐玄素以后还要在道门混,现在只是探明真相,不是要发动玉京之变立刻上位,不是一锤子买卖,当然要谨慎。

    信了齐教瑶的邪,那可要过错年。

    说句诛心之言,齐玄素真要一拳打死了人,账肯定是算在齐玄素的头上,齐教瑶只是照个镜子而已。

    无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要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过齐玄素肯定不能把这些话说出口,大战当前,自己人不能乱,不能离心,一切矛盾都可以暂且搁置不谈。

    就好比道门打佛门,什么三道之争,什么儒道之争,都可以暂且放下不谈。

    所以,不是赢了之后清算功臣,而是矛盾早就已经积累,没了外敌之后,也没了压制矛盾的必要条件

    ,那些早已存在的矛盾彻底爆发了而已。

    就拿三道之争来说,张家和李家的矛盾甚至能追溯到玄圣重建道门之前的好几代人,所以现在这种情况才是常态,反而佛道之争时的一致对外才是极为短暂的「不正常」。

    所谓朋友越多越好,还有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等等,都是这类思想的延伸。

    玄圣就深谙此道,他也有很多不认可的东西,可他不会直接翻脸,而是先解决主要矛盾。要分得清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