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

    姜‎​​‎​‏‎‏​‎‏​‏‏‏大真人就不一样了,什么叫仅次于三师的平章大真人啊?

    就在议事陷入沉默的时候,坐在主位上的姜大真人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用手指敲了下桌面,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开口道:「齐首席说得很深刻,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是一个大问题。说得严重些,这是在搞阴谋。做事情,要搞阳谋,不要搞阴谋。可偏偏有些人就热衷于阴谋诡计、法力诈术这一套。我相信,查清这么一个案子,并不算什么难事。可仅仅是查办这么一个案子就足够了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

    「我不知道,放眼整个婆罗洲道府,乃至于整个道门,这样的事情到底有多少,想来是不在少数。查办了这么一个案子,能够扭转整个风气吗?想来是不能的。既然不能,那么仅仅是就事论事,其意义就不大了,也不值得拿出来在道府大议上讨论。」

    「在其位谋其政,我不是道门的大掌教,不能说道门如何如何,可我如今兼任了婆罗洲道府的掌府大真人,作为掌府大真人,就婆罗洲道府的情况,要表达一下我的意见。」

    「齐首席的秘书被抓了,该不该抓,有没有罪,该谁管,怎么管,是否请示汇报,自有章程法度可依,我们不在这里过多讨论,交给具体负责此事的道友去管,我不过问。但是,正如齐首席所说的那般,围绕这件事所映射出来的种种问题,道府要高度重视,有所警惕,是否大范围存在这种乱象,不是我们在这里随便说一说就确定了,必须经过详细可靠的调查摸底,才能够真正确定,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我建议,等到徐次席回来之后,由她这位掌管律法的次席副府主牵头,对道府上下展开一次大规模的深入摸底调查,有错要改要罚,无错要奖要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不能含糊敷衍,也不能借故打击报复,打击面要小,教育面要宽。」

    此话一出,这便是借着由头要对整个

    道府上下进行整顿了,这才是在挖王教鹤的根。

    要不怎么说,姜是老的辣,齐玄素在这些六代弟子面前,还是嫩了一些。

    齐玄素听到姜大真人的话,大受启发,只觉得受益良多。

    他和姜大真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权谋手段,而在于心胸格局,这是他所欠缺的。

    人与人之间的最远的距离,正是观念上的距离。

    在此之余,齐玄素也对这位姜大真人倍感佩服,这才是真正占据了道德和大义的高地,与那种自我标榜式的占据道德高地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既然占据了道德大义的高地,且不说掌府大真人和掌宫大真人的身份摆在这里,就算没有这两层身份,也不能贸然反对了。

    所以姜大真人的话音落下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异议或者反驳。

    那些并不想牵扯进王掌府和齐首席之争的中立派们,也不得不认可姜大真人这番话是对的,纷纷‎​​‎​‏‎‏​‎‏​‏‏‏表态支持。

    两派相争,如果相持不下,那么中立派就变得很重要了,谁能拉拢中立派,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胜者。这与中立派最终会倒向赢家胜者,并不矛盾,两者是一个事实的不同表现角度。

    姜大真人望向王教鹤,直接点名道:「王掌府,你以为如何?」

    王教鹤的脸色还算平静,不过就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片刻安宁,缓缓说道:「我没有意见。」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这

    件事就这么定下了。」姜大真人又对徐教容说道:「徐次席,你从东婆娑洲回来之后,抓紧组织人手,弄一个详细的方略出来,送一份到我那里去。正好北辰堂总堂和风宪堂总堂的道友都在这里,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拿不准的地方,可以找他们取取经,不要出什么纰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