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

    圣廷想要出拳,要把五根手指握成拳头。道门之所以在某些战线上处于守势,并非道门更弱,而是因为道门最近几年的内耗比较严重。

    这种内耗不仅仅是江南大案一类的明争暗斗,甚至西域战事和凤麟洲战事也是这种内耗的体现。

    归根究底,这是一种竞争,你昨天打下了西域,我今天反手打下凤麟洲,谁也不比谁弱。

    其实这两场战事不是非打不可,最起码不必打得这么急,不必连续作战。

    可两位储君以及其背后势力为了给争夺大掌教积攒足够的资本,不得不现在就打。

    等到大掌教人选尘埃落定,再打就没有这么大的意义了。在道门出现了一定程度上各自为战的情况下,圣廷自然就在其他方面取得了相当进展。

    在李朱玉的指挥下,被借来的

    “黄螭”像正常的运货船一般起飞,准备前往升龙府,就在经过这艘西洋船上空的时候,

    “黄螭”用于卸货的巨大舱门被打开了,一个个灵官从中跃出,凭借灵官甲胄带来的短暂飞行能力,迅速下降。

    这一幕并不奇怪,道门在攻打神户城的时候就用过此类手段,直接空降到城内,绕过城墙,内外合击。

    与之同时,许多西洋士兵也出现在甲板上,因为他们要伪装成商人,所以不能披甲,不过手中都持有火器。

    与中原的火器不同,西洋人的火器明显是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好些人在背后背着一个类似背包的东西,方方正正,背包上有细管与手中的长铳相连,如此一来,西洋人发射的便不是弹丸,而是一种冲击波,好似剑气一般凌厉。

    根据背包的不同,还有的长铳能够持续喷吐雷电、火焰、冰霜,对敌人形成压制。

    一时之间,船上的西洋士兵纷纷开铳,像是道术大战一般,各种光华激荡。

    灵官们配备的还是以符箓弹丸为主的火铳,没有这么好看的光影效果,胜在贯穿力更强,兼具爆炸伤害,只要命中要害,基本就是一个

    “死”字。仅以兵器而言,双方各有优劣。灵官胜在披甲,还有盾牌,甚至可以硬顶着各种花里胡哨的冰火雷电进行对射,西洋人那边缺少必要的甲胄,不敢硬抗,却占据船只的地形优势,有部分掩体。

    不过这里毕竟是南洋的主场。灵官登船之后,黑衣人也行动了,一艘早就准备好的铁甲舰斜斜杀出,直接撞在了西洋船的侧弦上。

    黑衣人们陆续跳上了甲板。局势逐渐混乱起来,火铳的作用已经不大,双方各自拔出佩刀或者手铳,开始近战。

    就在这时,西洋船的船长室中走出一个魁梧的西洋军官,他戴着三角帽,络腮胡,嘴里叼着烟斗,仿佛烟囱一般喷吐烟雾。

    他与许多人印象中的海盗船长有些相似,瞎眼、断手、断腿,不过他没用眼罩、铁钩、假腿,瞎眼换成了一种宝石制成的义眼,断臂和断腿则安装了义肢,通体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以细密的金属管道与肉体的真实经脉相连。

    西方没有符箓,却有炼金术。世道在发展,西方的术士们不再是只会拿着法杖念咒的古老形象,他们发展出的

    “炼金奥术”,是不逊于道门造物的物事。在西方术士的观念中,炼金术与奥术本是两不相容之物,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上层构造,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不过后来有大贤者发现,两者可以在人体之中得到融合,并达到某种平衡,于是

    “炼金奥术”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发展,由奥法议会直接掌握。此人身上的改造正是出自奥法议会的

    “炼金奥术”。如果二百多年前,玄圣没有整合道门,也没有力排众议在前人遗留的基础上开启造物工程,而是固步自封,继续如儒门那般轻视火器造物,视为奇技淫巧,纵然有各种法门流传,但修行全凭个人,既看资质,也需时日,那么今日面对西方,实在不敢想象是怎样的光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