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无垢

    清微真人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他惊才绝艳,却又蔑视家族长辈,不服管教,行事往往出人意料。

    比如李青奴的义母李天月,年轻时就没少被清微真人欺负,只因清微真人看不惯她的行事作风。还有李命煌的义父,也遭过清微真人的“毒手”。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清微真人最大的叛逆之举是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李家辈分,长、有、天、命,他是“有”字辈,只比李长庚低一辈,可他效仿玄圣和东皇,弃用辈分范字,把“有”改为“无”,自称李无垢,取自“至明洞幽,至清无垢”,以此表明志向,所以他给自己改的表字也是“至清”。

    这在当时惹得好些李家族人私下议论,说清微真人改名是跟着长辈分,因为张家是有无字辈的,大致就是对应李家的长字辈。更有出言人讥讽,干脆把姓也改了,改李为张岂不是更好?

    七娘和清微真人、东华真人是同辈之人,都是七代弟子。七娘当时也是个叛逆之人,与清微真人算是一路人,所以两人有过一点交情。七娘评价清微真人,说他是一个拧巴的人,一个喜欢跟自己过不去的人。

    一个出身顶尖家族的人,却想依靠自己在沙场上建功立业,经常会穿着黑衣人的甲胄出入各地,藐视世家子弟。这与齐玄素很像,同样是瞧不起世家子弟,可最后又离不开这些世家的助力,做不到大破大立。

    清微真人在三十岁的时候,终于想通了,收敛自己的脾气和锋芒,选择与家族妥协。在家族的助力下,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今日的太平道二号人物、金阙次席参知真人。

    虽然清微真人最终还是妥协了,但他身上还是残留了相当多的叛逆痕迹,比如不蓄须就是其中之一,别人都蓄须,他偏就无????????????????须,在诸位参知真人中,也可以算是异类了。

    至于清微真人的姿容,那是当之无愧的美男子,诸如英俊潇洒、俊朗不凡、玉树临风、面如冠玉等形容词汇都可以加在他的身上。

    所以仅从风姿而言,清微真人是很让人心折的。对于女子而言,更是如此。

    不过清微真人早已成家立业,也是三位“储君”当中,唯一有道侣之人。不知是否巧合,他在与家族妥协的第二年,就迎娶了秦家的贵女,不知他的巨大转变是否有这方面的原因。

    丰臣千代也如许多个小女子一样,望着正在讲话的清微真人。

    不过她的眼中并非爱慕,而是希望。

    复仇的希望。

    兄长身为摄政关白,却死得不明不白,在她看来,多半就是遭了“尊攘派”的毒手,毕竟那些所谓的攘道志士都敢当街刺杀清微真人,那么他们也一定敢谋害摄政关白。

    虽然她的身份尊贵,但她并没有继承权,想要报仇,只能依赖道门。

    如果要具体到某个人,自然就是身为掌军真人的李无垢。

    只听清微真人朗声道:“群贼妄称‘天威神武’,又云‘尊王攘道’,实乃跳梁小丑。我道门痛凤麟洲之陆沉,愤诸贼之肆虐,应凤麟洲朝廷相府之邀,爰率义旅,镇压元凶,扫平叛乱,再奠新邦,期与更始。凡凤麟洲豪骏,望旆来归。草泽俊杰,闻风斯起。诸叛乱藩主大名之家臣、将吏、士卒反正及降者,不次擢赏,勿有所问。若其弃顺效逆,执迷不悟,天兵既至,诛罚必申,虽欲悔之,晚无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