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对决

 范增一听,就知道这波大王在三层,而他在底层!

 他只看到了三线作战的整体利弊。

 而大王却已经洞彻战局、料敌先机!

 三线作战对当下的大汉来说,的确很吃力。

 但相比打着发一路兵、逐个击破的如意算盘,却被战局倒逼着增兵两路、三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无疑一开始就三路兵马齐出,占据主动、发挥优势,才是明智之举!

 而且统一之战,的确是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

 “陛下之意,是捎带手的把嬴政也一并算上?”

 范增笑吟吟的拍了一记马屁,心中的算盘子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飞快的计算发七十万大军,所需要配备的粮草、辎重数量,以及押运粮草和辎重的后勤队伍数量。

 算着算着,他的脑仁就开始隐隐作痛……貌似有个合不上的大窟窿啊!

 “算是吧!”

 陈胜没有再多作解释。

 从九州大势来分析。

 北方三雄中迫在眉睫需要清理的一路,的确是项羽部没错。

 但真正被陈胜视之为劲敌的,其实唯有雍州的嬴政。

 收拾项羽才是捎带手的。

 至于韩信?

 那厮的心气或许是北方三雄之中最高的。

 但要说他有宁死不屈的勇气,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信!

 只要打崩了嬴政和项羽,不需要人再去招降,韩信自己就得送上门来投降。

 真正要防的是,这厮趁着他项羽、嬴政交战,放冷箭偷袭他!

 防着他们结盟?

 不用防,也防不住!

 大汉北伐之战一旦开始,嬴政与韩信这两家就必然会结盟联手抗击汉军!

 至于项羽,他怕是瞧不上韩信……这二人才是真正的八字不合!

 不一会儿,范增便完成了粗略的估算,浓重的叹息了一声,揖手道:“启禀陛下,老臣已经大致计算过,今岁各州郡秋收的盈余,顶多只能支撑四十万大军在外征战三月所需!”

 陈胜想也不想的说:“如何筹措粮草,那是你的问题,我只要结果,不问过程!”

 范增心下一急,正要再进谏,殿上的陈胜已经跳过这件事,径直说起第二件事:“第二件要交给你办的事,乃是天下布武!”

 纵然范增心头装着第一件事,仍然一下子就被第二件事给吸引住了:“何为天下布武,还请陛下指示!”

 陈胜沉吟着,缓缓开口道:“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大汉一统九州之势,已无可阻挡,我们的目光,不能再只盯着自己家里这一亩三分地,得放出去、放长远,看看四邻蛮夷,再好好看看我们自己……”

 “有道是:‘落后就将挨打、尊严只在长剑之上’,昔年周平王一念之差,以九州大阵隔绝天地元气,虽为九州争取了四百多年和平之世,却也令我华夏子孙遭受四邻蛮夷堵门侵犯两三百年的奇耻大辱,而今更是有入侵中原,夺我华夏正朔的迹象!”

 “这样的事,绝不能发生在我大汉的治下!”

 “老祖宗们留下的土地,只能多、不能少!”

 “是以,我欲振兴武道、强国强种,以堂堂正正的硬实力,将所有胆敢觊觎我们九州锦绣山河的四邻蛮夷,通通打死,就地掩埋作肥料。”

 “正好,他们看上了我们华夏的疆土,我也看上了他们的老家。”

 “寇可往,我亦可往!”

 “我们现在的土地,是老祖宗们打下来、传下来的!”

 “我们作为后人的老祖宗,自然也该打下些许土地,给他们传下去……”

 “我希望千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人们可以指着太阳光所能照射到的每一尺土地,拍着胸脯自豪的对每一个异族人说道:‘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华夏的疆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