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垂不朽

 巨鹿黄巾军不愧是太平道本部的精锐之军。

 十数万黄巾兵将在士气雪崩之后,竟未直接崩盘,而是仍顽强与十三四万虎贲军将士血战大半个时辰之后,才终于全线崩溃。

 拧成一股绳的军阵崩散,化作乌泱泱的人海,漫山遍野的向着四面八方奔逃。

 十数万虎贲军将士,也随之兵分四路。

 陈胜统辖从邯丹风尘仆仆赶到巨鹿的虎贲军将士们,留守巨鹿本阵。

 李信、陈刀、灌婴兵分三路、三面出击,如同牧羊犬圈羊一样,将漫山遍野奔逃的十数万巨鹿黄巾兵卒,圈起来屠杀!

 夜空下听不到逼降的呼喝声。

 只有一浪高过一浪的喊杀声。

 以及笼罩在喊杀声之下的零星哀嚎声……

 陈胜面无表情的拄着泰阿剑站在喊杀声的中心,置若罔闻!

 他有很多招降的理由。

 也有很多招降的大道理。

 但他不能开口。

 至少此时此刻,他不能开口。

 此战算不上是他从戎生涯以来最凶险的一战。

 但此战却是他从戎以来打得最为惨烈的一战。

 敌我三十多万大军孤注一掷的血战个时辰。

 无论是太平道那些道士起坛作法,招来风雨雷电。

 还是他挥剑如大江长河,在黄巾军中来来回回的砍杀。

 都未能将敌手吓退!

 黄巾军最终的全线崩盘,与其说是士气跌至谷底而崩盘。

 还不如说是因为希望熄灭、信念坍塌而崩盘……

 三十多万兵马,孤注一掷的鏖战了一个多时辰。

 两方至少死伤了十万人。

 母庸置疑。

 等闲的兵马的确是顶不住这么高的伤亡比。

 但虎贲军与巨鹿黄巾军,都不是等闲兵马。

 也不用置疑。

 为什么短短一个多时辰,就能伤亡这么多人。

 此战本就是非典型战役,正经的两军交战,不会有主帅亲自领兵冲锋陷阵,更不会孤注一掷的将麾下所有兵马一次性全押上战场!

 对巨鹿黄巾军来说,此战既是他们太平道的生死存亡之战,也是他们自身的生死存亡之战。

 对虎贲军来说,此战既是他们虎贲军的崛起之战,也是他们大汉覆灭太平道的决定性战役。

 双方都拿出了打绝户仗的决绝气势,针尖对麦芒的血战一个多时辰,十万人……仅仅只是保守估计!

 都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纵使陈胜布局得当,虎贲军未战便已先赢一城,但其实在张良彻底豁出去,指挥十五万以逸待劳之军出营决战之时,他战前所积累的那些优势,作用就已经很小很小了,顶多算得上是锦上添花。

 而最终的胜利,或许与他阵中强杀大贤良师张平,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真正决定性的力量,还是虎贲军的将士们,勇勐无畏的一刀一枪去拼杀出来!

 此战,虎贲军至少伤亡了不下四万人!

 尤其是随他百里奔袭,短短一天一夜之间从邯丹突进到巨鹿,中途还穿凿了两支敌军的四万虎贲军将士。

 能如期的赶到巨鹿,他们就已经耗尽毕生的力气,还能在赶到巨鹿之后一刻不歇的立即投入战斗,纯粹是因为陈胜这个同样一刻未歇的大王,冲在他们最前方……

 自邯丹出发时整整齐齐的四万三千人。

 到现在……

 陈胜没有勇气去数、也没有勇气去问,但征战沙场多年的丰富经验仍在被动的收集周遭的脚步声、呼喊声,总结成数据,告诉他:不到八千人了。

 如此惨烈的战役、如此沉重的伤亡,就算是换了红衣军来,也得元气大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