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弟

 澄澈的朝阳之中。

 左相衙门“权衡府”中门大开、拆除门槛,迎右相韩非的轮椅入府。

 权衡府。

 此处的“权衡”二字,非是考量、斟酌之意。

 此间的“权”,指的是秤砣。

 此间的“衡”,指的是秤杆。

 而无论是秤砣、还是秤杆,都代指公平。

 所以,这块左相门匾的精准直译,就应该是:‘公平、公平,还tā • mā • de 公平!’

 得闻韩非前来,正在府内办公的左相李斯扔下公务,匆匆出迎。

 他大步上前,甩动大袖驱离了随行的两府官吏,以及给韩非推轮椅的仆人,亲手推着韩非往里走。

 原本垂垂老矣的李斯,在登上汉廷左相高位之后,就如同枯树焕发第二春一般肉眼可见的变年轻了!

 不但精力旺盛得如同壮年男子,时常一日处理公务八个时辰持续月余不休,连原本花白的鬓发都奇迹般的转黑,面上的老人斑更是渐渐消散了大半。

 如今的李斯,说是刚过不惑之年也有人信。

 权力,果真世间上最好的良药!

 尤其是对一个法家刑徒而言。

 李斯推着轮椅,平稳徐徐前行。

 他一边走,一边向轮椅上的韩非描述他权衡府的布局,以及轮椅沿途经过的各种景物。

 韩非双手扶在扶手上板板正正的坐着,安安静静、认认真真的倾听着,似乎真的在根据李斯的描述,勾勒他权衡府的模样。

 金子般的灿烂朝阳落在他们的身上,流转出了岁月的味道。

 就好像走入朝阳中是两个不苟言笑、不怒自威的中年人,走出来的却是两个青衫儒袍、意气飞扬的青年人。

 望着眼前的场景,恍忽的不只有远远跟随在二人身后的两府官吏。

 就连两个人久经世故的当事人,心神亦觉恍然如梦。

 曾经他们二人都以为,这辈子都再也不会与对方发生任何交集了。

 年长一些的李斯,甚至一度认为自己有生之年都见不到这位师弟了……

 “若愚兄未记错的话,这还是贤弟第一次来愚兄这‘权衡府’罢?”

 李斯推着轮椅,忽然有些感慨的问道。

 韩非点头:“以前不想来,就没来。”

 听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噎人味儿,李斯面色不变的澹澹的笑道:“过了这么多年,愚兄已衰老得对鉴不识里中人,倒是贤弟,还是这般的从心所欲,当真令人羡慕啊!”

 韩非亦毫不避讳的颔首:“愚弟倒是能学得如贤兄这般‘从善如流’,只是余弟想来想去,都没想到学成贤兄这副模样的必要!”

 李斯脸上的笑容变得有几分僵硬,艰难的说道:“你是不是这辈子都学不会如何尊重他人?”

 韩非依旧澹定:“连此等虚情假意、阿谀奉承的尊重都要的他人,不配得到我的尊重!”

 李斯竟一时无言以对,心头滴咕道了一句:‘也就是大王虚怀若谷、恢宏大度,不与你计较这些细枝末节,换个脾性暴躁点的人主,你必死于非命、不得善终!”

 这就是为何他二人明明同出一门,青年时还曾交情甚笃,后来却形同陌路的原因。

 李斯认为韩非太清高,恃才傲物、我行我素。

 韩非认为李斯太庸俗,阿谀奉承、圆滑世故。

 二人都顶瞧不上对方的作派,私底下又都是不肯低头的性子,于是乎,这一分道扬镳便是半辈子。

 李斯出仕为官,致仕归乡。

 韩非着书立说,成子成家。

 若非陈胜出现,他二人真会老死不相往来。

 “那贤弟今日又为何愿来愚兄处走一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