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尾追杀

    在所有人都在为了涡河畔大捷而喜不自胜、弹冠相庆之时。

    陈胜还算冷静。

    他很清楚,眼前的胜利,就像是牌桌上的开门红。

    先赢的是纸,后赢的是才是钱……

    而且与拥兵十五万的屠睢相比。

    他的本儿太小了。

    他赢屠睢十次,屠睢或许也还只是伤筋动骨。

    而屠睢只要赢他一次,他或许就倾家荡产了!

    是以在涡河之战结束后,他带着麾下偃旗息鼓、遁入山林。

    一面抓紧时间继续练兵。

    一面不断向南方放出大量探马,    掌握屠睢军的动向。

    据他自己的估算。

    屠睢两吃两败之后,只可能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固守蒙县不出,夯实后勤补给线,等待青徐黄巾军打开兖州的突破口后,再行挥师北上。

    第二种,尽起大军,北上强攻陈郡,报仇雪恨。。

    总之是不可能再分兵来给他送菜!

    综合太平道当前的形式,以及他麾下的兵力。

    陈胜更倾向于后者。

    虽然明显第一种对屠睢军更为有利。

    但战争就是这样,战术服务于战略,不以局部利弊为转移。

    基于这个判断。

    陈胜一面加紧了与蒙恬之间的联系,在联手破屠睢军的基础上,商定了种种前后夹击的详尽战术。

    一面将涡河之战俘虏的万余降卒整编成民夫军,从陈县调来大批的煤炭、冬衣,做好与屠睢军打持久战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涡河之战中,陈胜从那五万屠睢军前军之手,缴获了足够五万大军食用半月的粮草,粮秣压力大减。

    ……

    十一月十三。

    兖州迎来了今岁的第一场大雪。

    鹅毛大雪连下了一天一夜。

    山河封冻,    万里银装。

    北上的屠睢军,尚未抵达谯县以南百十里外的城父县,便被大雪围困于马道之上,    无力再行。

    陈胜收到探马回报,    即刻传讯蒙恬。

    而在屠睢提军北上之时,便已运动至山桑县的蒙恬,    在收到陈胜的传讯之后,即刻领兵突袭蒙城,只用了短短一个时辰,便顺利的收复蒙城,就此切断屠睢军的粮道。

    屠睢军得知粮道断绝,方寸大乱,即刻回军蒙城,企图以重兵攻打蒙恬,夺回蒙城,续上粮道。

    陈胜收到探马回报,当机立断,全军南下,追击屠睢军。

    在一万战兵搭配一万民夫的奢侈运输力下,陈胜军耗时两日,终于追上了在顶风冒雪艰难行军的屠睢军。

    彼时,屠睢军才南下不足百里,距蒙城还有一二百里路程。

    接下来,就是一场战术指挥上的大秀!

    陈胜将麾下一万战兵,分作两部,一部五千人马,只携两日口粮,轻军突袭屠睢军的后军,衔尾厮杀!

    屠睢军行军近十日,又围困于雪地之中,衣薄粮少,士卒无柴生火,只能以生粮充饥,本就已经虚弱到了极点。

    而陈胜军,以逸待劳许久,又背靠着陈郡为后援,营中冬衣被褥富裕、燃料充足,士卒无论何时归营,都能舒舒服服的吃上一口热乎的,再钻进暖烘烘的被窝睡上一觉!

    再加上陈胜军连番大捷,士气如虹。

    而屠睢军损兵折将,来回奔波,人心溃散。

    后勤不如人。

    体力不如人。

    士气不如人。

    以至于陈胜军的士卒每临突袭,尽皆气势如虎,只恨腿太短冲得不够快,只很刀不够利砍死敌人要多费几刀!

    而屠睢军每每听到陈胜军所发出的喊杀声,尽皆面色如土,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只恨自己不是属耗子的不能原地打个洞钻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