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双喜临门

这种决断,他能成为千古一帝不是没原因的。

当然这一点和秦国政策重农抑商也有一定原因。

看见嬴政,周围的农民立马跪倒在地拜见。

“参见王上。”

“免礼,张内史,红薯种植的如何了?”嬴政询问最前一人。

“启禀王上,自去年春种,时至今日已经收成两季,亩产量从平均一亩万斤,增长至两万,目前为三万五。”

“以后当如何?是否会减产?”

“这”张内史有些诧异,不懂王上为何会询问这个问题。

“实话实说,如有隐瞒,哼。”嬴政严肃道。

“微臣不敢,按照红薯当前产量和长势,未来应该能增产至一亩五万斤,那应该就是土地的极限,而根据经验,在种植几代,产量就会永久下降,不过最终也不会低于一亩万斤。”张内史如实禀报,他是主管农务的大臣,因为秦国主张重农抑商,他的权利巨大时,对农务一方面也是精通。

“可有实验过红薯副作用?”

“禀王上,此事早有安排,结果在六月已经统计完毕。”

“哦?”嬴政看向姒禹。

姒禹则看向张内史。

“内史大人到是见外,此事居然瞒着我。”

“呵呵,火禹先生恕罪,事关秦国未来,我却也不能轻易告知他人。”张内史给姒禹赔罪,却没有丝毫愧疚之心。

嬴政见此,满意的点点头。

“这里都没有外人,说吧。”

“喏。”

“在这里要请王上恕罪,从王上要求微臣种植红薯开始,我就私下开始实验红薯的具体功效,王上可能不懂,任何野物想要成为农作物都需要千百年的演变,这红薯陡然出现在咸阳,属实诡异,如若不对其性质了如指掌,是不能推广的,此次就是王上不问,其实我也会向王上禀报此事。”

这是一个妙人贤臣。

姒禹惊疑的看着这位总管秦国农务的张内史,“怪不得嬴政敢把这么重要的事让他去操办,此人除去忠心不说,做事上已然尽善尽美。”

“寡人恕你无罪,细细道来。”嬴政开口。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