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我们也有几个问题,首先是资金配置问题。子公司的管理层配置资金的方式可能不同于我们在伯克希尔的做法,因为我们不关心子公司的相对规模,我们关心的是股东们在那家子公司的总体盈利情况。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要确认是否找到了合适的经理人,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能找到。

    经理人很糟糕倒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经理人很平庸——这种情况太常见了。

    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也不知道你们是如何应对的。在伯克希尔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我得说这是我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巴菲特的意思其实比较明确,他还是会尽可能找优秀的管理人去管理公司,因为他认为如果把公司的决策权教给股东,那么其实很多分散的,也就是中小股东其实根本也不会为公司的利益考虑。

    也就是说,分散的股东中的很多人,其实更关心公司赚不赚钱,而不关系这个生意接下来究竟应该怎么做。

    巴菲特说糟糕的管理人不可怕,因为如果他糟糕你直接踢掉就好了,怕就怕那些平庸的管理人,自己没本事把蛋糕做很大,但是也没犯什么大错,这种人裁了也不是不裁也不是。

    其实要发现庸才并不难,巴菲特有一招很管用,就是让一家公司高调行事,暴露在阳光下,暴露在所有媒体和大众的舆论监督之下,让所有人帮巴菲特去识别究竟这个管理层是不是庸才。

    老巴的原话是:“如果你运营的是一个运动队,找出庸才是很容易的。在伯克希尔,虽然我们拥有子公司100%的股份,但是我们的董事会能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我想对于董事们来说最大的激励因素就是面子问题。如果你让大人物下不来台,他们就会表现得更好。在这方面,我想媒体发挥的作用是最大的,他们才是促使董事会做好本职工作的最大推手。”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那种整天号称低调做事不愿让大众监督的公司,本身是庸才的概率就很大,作为企业家,你可以低调,但是你所管理的企业不能低调,明星企业肯定是要被外界关注并认可的,如果一家企业做的事情没什么人知道,那这家企业根本也很难具备什么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