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五章 日常

    正说话,马三回来了。却是外头找民居租了,定了住处。

    陆恒作了介绍,让双方互相认识了一下。都是东北来的,倒也有不少共同话题,算是相谈甚欢。

    说着话,便说到陆恒的事上来。

    朱大锤道:“我当初刚来这儿,最恼火的是语言不通。又是比划,又是猜,好不容易才安顿下来。”

    他说:“我记着你的事,待一安顿妥当,便找人打听附近的道观,用了好几天,才打听到消息。”

    “后来上山,果然如你描述那般,没有找错地方。不过有个事儿,不大一样。”

    陆恒诧异:“怎么不一样?”

    朱大锤道:“你师门是隐脉,所以人少。我上山到了道观,里头人可不少,有二三十个呢。”

    嗯?陆恒一听,不禁皱了皱眉。

    按着师父所言,他们这一脉因着是隐脉,道统非同凡响,加之传承不易,所以人少。一代最多也就三五个人,经常性只有两个。

    吃穿用度靠山里种地。不做法事,不看风水,不与人结交,十分清苦。

    二三十个?

    这倒是出乎意料!

    当然,师父魏合意离开山门好多年了,或许这些年有什么变化也说不定。

    陆恒想着,不禁问道:“道观里可有个老道士?”

    “有,怎么没有。”朱大锤道:“若是没有,我怎敢确定地方?”

    陆恒师门两道传承,一道是练剑,也就是百步飞剑;一道是练炁,唤作猿击术。炁为宗本,器为外物,所以练炁的这一道,才是陆恒师门的正宗,历代住持都是练炁的。

    如师父所言,到如今这年头,练炁难成,若打起来,已斗不过练剑的了;但练炁有一宗好处,那就是长寿。

    师父魏合意练剑,若不曾受伤,等闲也能活过百岁;师伯虽然比师父年纪大些,可他是练炁的,别说百岁,一百二三十岁也是等闲。

    所以不出意外,师伯一定还活着。

    也就是说,道观里一定要有个老道士!

    虽然朱大锤所言,略使陆恒有点疑惑,但不打紧,人都到了这里了,明天上山,见了自然就知道了。

    揭过此事,陆恒对朱大锤说起他感兴趣的事:“当初朱大哥帮我打的那条枪,杆子损毁了,只剩下个枪头。我又寻着些材料,朱大哥有时间帮我再看看。”

    朱大锤果然来了兴致:“那杆子是陨铁的心,牛皮铁丝交错包了几层,便是刀砍斧劈也休想轻易损毁,是哪个给损毁的?”

    陆恒道:“我以之刺老妖婆,吃不住力,杀了几个萨满之后,杆子便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