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故乡!

 8个小时过去,心情总算是稍稍平复, 不过可以看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讨论着什么。

 一位天文学家拿着报告, 在台上红光满面地说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目前的位置应该是银河系的边缘。”

 “距离曾经的太阳系,大概6.23万光年的距离。当然了, 银河系已经死亡了,我们目前观察到的星光都是过去发出的。”

 屏幕上展示出了一副天文图像。

 由于光速是有限的,星空依然璀璨。

 “大家请看,这就是曾经的太阳,6.23万前的太阳,一颗毫不起眼的黄矮星,银河系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星球了;在它旁边是天狼星,也是一颗显眼的恒星,蓝矮星的发光强度高得多。这里是半人马阿尔法,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体星。”

 “哦,这一颗是参宿四,是已知最大和最亮的恒星之一,算是比较显眼的恒星。”

 “如果它位于太阳系的中心,它的表面会超越小行星带,甚至可能抵达并超越木星的轨道,完全地席卷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我们正是发现了巨大的参宿四,才比较轻易地找到了曾经的太阳系。”

 坐在张然左手边的周成峰问道:“这样说,我们成功实现了高维跃迁,跑到银河边缘来了?一下子就跃迁了6.23万光年吗?”

 这已经是六万倍光速的跃迁了吧!人类在高维空间,也就运动了1年多的时间。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不出话来。

 有谁能够想到,人类居然会跑到这个地方呢?

 这位专家点了点头:“我们在高维世界中运动了数百亿公里,而在现实宇宙,却穿梭了整整6.23万光年。这说明通过高维宇宙进行超远距离跃迁,拥有实际层面的可操作性。”

 “只不过,我们暂时还没有定向跃迁的能力,只能借助天然存在的四维通道。”

 “这种四维通道是怎么出现的,暂时还没有一个定论。”

 就在这个时候,张然插了一句嘴:“钱教授,先不说跃迁之类的问题,在这附近能寻找到物质吗?我方的安全性是否能够保障?有没有硅基生物的存在?”

 谈及这些问题,会议室中的气氛微微凝滞。

 天文学家钱教授摇了摇头:“很抱歉,殿下……物质,几乎没有。这里的星云物质相当稀薄,几乎没有收集的必要,更找不到大质量的陨石。”

 “至于硅基生命应该也是不存在。既然没什么物质,它们也不会一直留在这里吧。”

 位于东方磐石号天文台的大型天文望远镜,功能非常齐全,不仅有引力波观察能力,其他的可见光、红外光、X光等等,都是可以观察的,甚至连中微子的观察能力都有一些。

 不过很不幸的,人类在这个地方大概率寻找不到什么东西。

 目前的位置,原本可能是一颗中子星,这颗中子星和太阳一样,由于宇宙膜的承受能力变弱,掉入高维世界。

 甚至连类似于太阳系的“波浪谷”区域都没有。

 自然也就没办法寻找到什么物质了。

 张然听得满头大汗:“换句话说,我们还是一穷二白,只是获得了一个安稳的环境?我们还是得想办法开发那个硅基小宇宙,以20-40倍的成本获得物质……没办法得到廉价的资源了吗?”

 他现在对硅基小宇宙又爱又恨!

 那玩意存储了五千亿吨的物质,各种元素都有!

 要是真的能开发,绝对算是一大笔的资源了,立刻能解决燃眉之急的那种。

 但最近一年里,他经常听到工程部专家们,愤怒的咆哮,某个机器人坏了,熄火在小宇宙里边了,打捞出来又要派遣机器人,结果派遣进去的机器人又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