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

  【据国家地球防务安全部发言人日前发表声明,年前动工的太空电梯天梯一号已于昨日下午正式竣工。

  今日上午十时整,将由汪淼院士带领的太空电梯研发团队,与陈桥院士等人一同举行正式的试运行工作,相关资讯请看前线的详细报道。】

  电视上发出很正式的报道,张援朝正和他的两个邻居杨晋文和苗福全,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上最新传出的一帧帧画面。

  电视里,正在播放着央台直播的来自非洲的最新画面,天梯一号在地表的基座上正围满了人,很多风吹日晒的太空军和当地征用的非洲民工们都在仰着头,从钢铁城市的尾点直视向耸入太空的细长导轨。

  其中陈桥和汪淼等人最为醒目,他们被所有人簇拥在中间,围绕着一个小型的圆形运载舱,眼神认真且专注。

  张援朝他们三个老人,都已经年过七十岁,虽在如今寿命延长的时代,还说不上老态龙钟,但毕竟都算是真正的老人。

  他们对未来都没什么打算,但毕竟自己的子孙后代还没个着落,加上前段时间的“逃亡基金”fēng • bō ,所以也就都不自觉地关注着这些新闻。

  “也不知道以后是个啥样子,智子又跑了回来。”张援朝摇头叹口气。

  “还能怎么样,无非就是打仗呗。”杨晋文道,“就是以后的日子更苦了。”

  苗福全说:“老张老杨,你们听说了吗,前些时候逃亡主义被批成犯罪了,估计以后所有人都得呆在地球上,等着三体人来干架。”

  这时候,张援朝的儿子张卫明走进了家门,他拿出一个纸袋说道:“爸,我把咱家的粮卡和第一批粮票领回来了。”张卫明说着,首先从纸袋中把一摞的粮票拿出来,递给张援朝。

  张援朝瞥了眼,没有伸手去接,只是一直看着电视,叹道:“和那时候没两样,不过我看份额比那时候倒是不少了。”

  “那是当然。”杨晋文笑道,“这还得多亏了陈博士,我听我儿子说,正是他带头研究了粮食的新培育技术,才能让咱们都不至于饿肚子。”

  “是挺好的。”张援朝想到了那时候和陈桥碰面的场景,不由得一阵唏嘘。

  “咱们也就是瞎操心,三体人来不来的,对我们有啥子影响?”苗福全嗑了一把瓜子,不在乎道,“咱就是说,以后的子孙后代可能有一场硬仗要打,也没什么。”

  杨晋文点点头:“这倒是真的,我儿子回来的时候也经常跟我说,只要陈博士在,打败三体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说话的功夫,电视屏幕上的画面正来到了最引人注目的时候,三位老人都停止了交谈,忍不住屏住呼吸陷入其中。

  屏幕里,那个挂在导轨上的圆柱形运载舱正整装待发,张援朝看到陈桥在摄像机近距离的拍摄下,微笑着说出运行开始。

  接着,运载舱很快就从基座上升起,然后飞快加速,瞬间就以一个超大的加速度消失在蔚蓝色的天空中。

  由于导轨和加载舱对比来看,实在太过细小,使得导轨在电视机里完全看不到,就好像是加载舱自己弹射飞升上天一样。

  运载舱达到了每小时500公里,地表的镜头很快就跟踪不到它的影子,只能转换到安装在运载舱底部的摄像机摄下的画面。

  这里,六十厘米宽的导轨占据了屏幕画面相当大的一部分,由于导轨是纳米级的材料制成,使得其表面非常光滑,几乎看不出运动。

  只有导轨上转瞬即逝的标度,才堪堪显示出摄像机上升的速度。

  而导轨在向下延伸的时候,很快又变细消失,但在它所指的遥远下方,非洲大陆上矗立的钢铁城市呈现出自己完整的轮廓,仿佛是被吊在导轨下端的一个巨型铁块。

  三位老人回过神,忍不住又是齐齐的一声赞叹。

  杨晋文咋巴咋巴舌头,说:“你们知道不,用不了多久,太空旅行就会平民化了,前段时间,我还托我儿子联系了一桩这方面的业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