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新军编练

  “夏言想用辽东放朕的血,恰好,朕也想用辽东放南京的血。”

  “辽东苦寒之地,多十多万人吃喝,全靠海运补给,他们东路被蒙古和努尔干都司堵截,正面被辽东都指挥司拦住,朝鲜一带,又可设水军,时刻能抄建州后路。”

  “朕倒要看看,南京有多富,可以支撑得起这样的战争。”

  严嵩听完,钦佩道:“陛下圣谋,可是,裁撤九边,是不是有些不妥?若是宣大裁撤也就算了,可西边几个镇,直到嘉峪,若是裁撤了,西域怕是不稳。”

  嘉靖道:“没有大战事,地方都司可暂且应付。”

  “待仇鸾回京,有安南等国均田以后的有志青年加入,便要编练新军了,五军营要全部重编,五军都督府要负担起应有的职责。”

  “大明将分为五个战区,由五军都督府负责。”

  “西域交由西军都督府,边关虽有重镇,但重兵平日里并不放在边关,而是在相应的军区,配合地方的生产建设。”

  “如北军都督府,重心将迁往草原。”

  嘉靖此言让严嵩犹豫了下,那边严世藩却已经问了出来:“陛下,如此更改,对于地方军队来说,是不是权柄过重?恐有藩镇割据的嫌疑?”

  “而且九边不守,一旦叛变……”

  “便可直捣京师。”

  “这……小臣认为不妥。”

  嘉靖看了严世藩一眼,说道:“你是个比你爹要活泛聪明的,以后你们父子,就是上阵父子兵,得多替你父亲分忧。”

  “勇于任事不错,但要有深度,有见地。”

  “既然你问了,那朕便考考你,在你看来,要如何防备五军都督府造反?”

  严世藩没有想到嘉靖会说这种话,一下子额头冒起汗来,是紧张,更是激动,他以往帮父亲做事,那都是在私底下,严嵩刚当上阁老,还不至于把儿子提携进来。

  但嘉靖如此说,明显是要用他了。

  不是通过严嵩的权力,而是直接给他权力……

  思索整理了一会,严世藩说道:“五军都督府当直属朝廷,不可划分为地方部队,另外,需要恢复大都督府,来统领五军。”

  “大都督府虽然统军,但不统兵练兵,只负责战略指挥调度。”

  “陛下编练新军,要等仇鸾班师回朝,除了需要南征军精锐以外,更重要的是那些均田免赋以后,为了伟大事业而斗争的有志青年。”

  “新军应该有相应的思想建设,要从思想上改变士兵的信念。”

  “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何而战。”

  “如此也就不至于像宣府大同那些边军一样,可以随意被边将指挥,甚至进行土木堡这样的兵变活动。”

  “另外,中军都督府,当是护卫京师的。”

  “我们还有神机营和三千营,应当也是特种精锐部队,具备镇压叛乱的实力。”

  严世藩很聪明,一下子就把握到了新军的精髓,在于思想,而非什么制度、装备,从嘉靖挑选的兵源就可以看出差别。

  在宗教上,有一种叫做皈依者狂热的说法。

  但其实,在其他领域内也有,大明在半岛的战争,已经让安南等国的百姓深刻的了解到,大明的兴衰关乎着世界的兴衰,大明的走向,关乎到世界的走向。

  他们今天可以均田免赋,明天就可能因为大明的转向,从而进行封建复辟。

  所以。

  他们想要保护自己的成果,保护自己的家园,就必须来到大明,为大明的革新变法而战斗,会到大明来的,都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是伟大的战士。

  嘉靖要整编五军营,重设五军都督府。

  第一批编练的新军预计是十万人,而半岛那边来的人,差不多要接近半数。

  后续新军编练,五军都督府大概要保持五十万大军的编制,那个时候,外族比例就下降到百分之十不到了。

  所以各阶段,有阶段的需求和优势。

  至于军队叛乱的问题,嘉靖认为新军不存在因为私利而叛乱了,对于新军的建设,他会遵从“支部建在连上”的核心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