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功绝学金关开窍

  李玄却是就那么蹲着,看得入了迷。

  四周,风雨收歇后的清风静静吹拂。

  枝叶摇曳。

  ……

  一刻钟后。

  上百万字尽数一阅而尽,非但如此,个中内容更是在圣人级的推演下,深入理解,直达融会贯通之境。

  怎么说呢。

  李玄被震撼到了,双手不自觉攥紧。

  青年没有说大话。

  这“丝绸”所记载的,的确是一部绝世神功,一部上了神州“千古奇功绝艺榜”的惊世武学。

  不,也不对。

  更准确地说,这更像是一部武道总纲。

  一部该功法创始人集合自己毕生心得,再结合当时天下各路宗师大能对武道的认知,所阐释的关于对武道的理解和探索。

  《金关开窍》。

  以人体周天为关,欲以修行之法开尽人体之先天窍锁,达至逍遥天地,乾坤自在的无上之境。

  书中,作者提到。

  神州大地,世人皆以后天炼气、先天胎息、神炼阴阳、法通四象、道衍五形5大境界来划分武道一途的修行。

  每个境界所对者。

  又称:

  后天境

  先天境

  破虚境

  四象境和朝元境。

  而后天之中,又分为淬体,通脉,归元三重门。

  淬体境,炼皮炼肉炼血,炼筋炼骨炼髓。

  通脉境,炼气。

  归元境,炼神。

  而修行到三花聚顶,即,精气神三宝合一,便可开辟先天神识,调动天地元气为己用,外可克敌制胜,内可洗涤自身。

  但在作者看来,这样分虽然没错,却不够具体,对于一些武道理解,也未理解通透。

  所以。

  他在此五境的基础上,又提出另一套系统,即: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所谓炼精,

  便是生灵或淬炼日月精华,或以其他生灵为血食,满足自身生存代谢之所需的过程。

  换言之,有生命者,他们整个生存的过程,便是炼精。

  将天地的精华,通过消化吸收,转为自身生存之生气。

  而武道修行,便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将这种“生气”进一步提炼,转而使其具备“神”性,此之谓炼气化神。

  简单来说,作者认为:

  武者的真气,乃是武者通过外炼精华,内炼精神,从而凝练出来的,一种集合了人体血气与天地能量的产物。

  它超然于物质之上,却又具备生命的特性。

  因此,武者修行,应该更关注这种“超然之物”与人体的结合,弄清楚两者相生之间的玄奥变化。

  若能弄清楚这些,武者的境界便能达到浑圆通透之境。

  实现以武道超脱天地,乾坤逍遥的圆满境。

  只可惜,世间武者,大多重武,每每修行,皆以专攻杀伐,克敌制胜之招,却少了对肉身与真气相合的研究。

  唯有他志在无上大道,穷毕生心力,钻研与生命之道。

  最终。

  有所领悟,著此经书一部。

  但由于各种原因,作者本身也只修行第三境,破虚境。

  是以。

  这部经书中所记载之武学。

  最高

  也只到这个境界,未能臻至此方天地的最绝巅,以至该经书自成书以来,虽荣登“奇功绝艺榜”,却始终未能真正大放异彩。

  实为遗憾。

  在经书最后,又另有笔迹,写到:此经有缺,后路未继,往修习者慎之。

  此外。

  经书上也留下了作者以此心得为基,创出的三篇功决。

  是的。

  足足有三篇具体的行功要决。

  一曰:身法如意。

  二曰:贪食天地

  三曰:他身再造。

  默默将三篇行功要决记在心中,李玄静静思索,在心中推演这三部功法。

  最终。

  他将全部注意力击中到了其中的《身法如意》篇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