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首发

 上级吩咐张十一去红港帮助警方搞走·私案子,张十一行礼同时立即应声。

 托之前演黄飞鸿形象的福,观众很自然地就把他带入一个严肃正经的形象。

 而另一边的另一个男主卫思荣,则是抽着烟的“古惑仔”,“容仔”跟街边的站街·女搭讪,在迪斯科里卖药,交易成功后,无比熟练地回到老窝交钱给老大。

 虽然卫思荣怎么看怎么不像小混混,但意思出来了,观众们也很容易就理解了。

 影评人们纷纷点头,虽然有点套路,但于三日在塑造人物这方面技法十分的成熟,出来就是一个个性分明的人物,简单明了,跟阿春那种热衷于反转或者总把人物搞复杂是很不同的。

 只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于三日在666的第一部电影,明显也一样受了阿春相当多的影响。

 影片的前十五分钟,就出现了第一个小转折,卫思荣又一次带货时,被刚到红港的张十一给搅和了不说,连带着兄弟还一起被抓了。

 然而等到进了警局里的审问室,卫思荣却举起两手,懒洋洋地问:“现在怎么办?搞砸了。”

 上级警官瞥他一眼,给了下属一个眼神,下属走到门外去看门,门里面钥匙被丢到卫思荣手里,卫思荣自己解开,两脚往桌上一放,像个痞子似的摇晃着椅子,还给自己点了根烟。

 “不怎么办,那个是海那边过来配合我们办案的伙计(同事),你自己想办法搞定。”

 “搞定!你给我搞定试试!”看起来一直很淡定的卫思荣终于脾气暴躁地把憋了半天的火发了出来,大声喊道:“我挨了这么久才有机会,被那个家伙一下搅黄了,要不你让他来做啊!”

 “现在是在警局,你注意一点,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你是差人(警察),别真当自己古惑仔。”

 观众们长见识了的“哇”,影评人们“咦”了一声,媒体们精神了,“卧·底”这个职业在红港其实比较普遍,但在国外一般都是做间·谍用的,以前也有间谍电影,比如大名顶顶的《007》。

 没想到红港第一次出现在警局里的”间谍“在大荧幕上是以这种形式。

 这个转折其实是可以当作最后的大杀招的,可没想到在于三日这里似乎是当作开胃小菜了。

 不过呢,这才开始,搞不好是一直围绕这个题材来的。

 就是如此一来,大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开头,难道卫思荣是在卧·底?还是他真的叛变了?对打还有可能是假的,开枪不太可能是假的吧?

 多个思维萦绕在脑海中,电影还在继续,卫思荣发泄完毕,跟上司说可以解决,但也要一个保证:“你们看好那条友(那个家伙),别再让他给我添乱了,再来一次我就真的死了!”

 上司应允,卫思荣又拉长了一张娃娃脸,自己把银手镯重新戴了回去。

 对外说的是没有证据,四十八小时,到时间就放人。

 走的时候,卫思荣跟张成士两个人对视一眼,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卫思荣跟兄弟回到老大身边,因为不止一个人,里面还有社团老人,也就算是蒙混过关。

 实际上这也是阿春和于三日两个人的意思,一个是因为电影赶得急,在这方面两个人都没有做功课,另一个是这种题材的电影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加工,太写实了对前线的工作人员也不好——这是圈子里约定俗成的东西,当然也是阿春那时的规定。

 就好像后世的严重案件,放到大屏幕或者小屏幕时都必须有一定的破绽,起码不能让人感觉到是可以模仿犯罪的。红港现在是没这个规定,但阿春觉得还是要有点界限。

 毕竟,这年头可是没有监控系统的年代,有人当真了不久代表坑了别人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