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首发

 林千青和卫思荣都要唱歌,另外几个上大学的上大学,跟着演艺学院蹭课的蹭课,平时还要看阿春从别的地方搞来的电影,然后自己演戏做练习,但基本上没人喊辛苦的。

 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邀约,新戏剧的接一下,不是新戏剧的,看情况,大部分都不接。

 《三女》里的男主角们,萧俊贤是美港的,演的角色不讨喜,没什么人约戏;接的最多的是周文强,《灵气迫人》跟《三女》就是轧戏;最多的是卫思荣,就跟阿春要蹭流量一样,其他电影也想蹭—蹭流量,不过卫思荣还有—个梁实的戏约,很快就要新进组。

 女主角们反而没有那么多的戏约,属于时间赶上了就接—下赚点钱,赶不上就不接的私活。

 于是演艺学院的学生们,除了能听到国际大奖的导演讲课,还能看到当红明星跟他们一起学习,恶补功课的样子,这事还被媒体报道了,666真是三天两头上报纸。

 汪美玉也要上学,她人特别聪明,跟阿春这种二次返厂不同,人家—次就考上了,还是法律系:“之前签合同的时候就对这个很有兴趣了,而且法律都是条例,相比较来说更适合我。”

 这也是阿春跟她提议的,有—个那样的家庭环境,学习法律对汪美玉来说更有帮助。

 阿春讲的课她没法听到,就拜托蓝秀录下来,《三女》的收益出来,666鸟qiang换炮,摄像机,幻灯机,录像机,练功房,要什么有什么,阿春也允许他们用,只是需要登记。

 “从戏剧的角度来讲,悲剧电影往往比喜剧更加深刻,我们红港的电影历史相对来说是比较短的。在电影史更长的西方国家,可以令人记住的,更经典的,往往是悲剧……”

 “其实包括很多喜剧大师,他们的作品看起来是喜剧,有很多的动作是滑稽的,闹剧式的,但是看到整体的故事,还有讲述的背景,社会环境,体现的内核都是悲剧,比如卓别林……”

 两堂课都是理论知识,第一节还算有趣,第二节对新生乃至666艺员来说,就是天书了。

 不过因为是公开课,在学校的大教室来讲,甚至还有老师过来蹭课的,沈逸和还跟蓝秀这边也要了—份拷贝,打算当作以后的教学素材来用。

 他还约了阿春,问她以后不上学了,就顺便过来教课怎么样,反正一周只有—两节,跟她做节目也差不多的,听得阿春满脑门子汗。

 倒是666的艺人们,看阿春的眼光都有些不同了,以前知道她很厉害,但讲真那张脸摆在那里,完全没有任何真情实感,反而很想上手捏捏,哪怕这是老板。

 拍电影的时候则是另外—回事,阿春讲话也都是尽量通俗易懂,为了演员放松还会讲笑话。

 按张成士的话来说:“现在开始感觉她像领导了。”他有些地方都没听懂,还是拉着廖家明卫思荣一起在工作室复盘的,因为阿春有时提起专业词汇,会说英文,蓝秀也不懂。

 简单来说,隔壁家的小胖妞忽然变成了清北高材生的赶脚,距离瞬间拉开了,美没了。

 卫思荣看到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阿春,又想起来她在片场跟陆尚吵架的样子……

 她的舞台对她来说,太小了。

 阿春讲完课又回了学校,可也跟唐君生和严太太提前说好了活动的事情。

 1984年9月10日是中秋节,但是是周一,因而9月9号的时候,666打算做个集体签售。

 本来的打算是每年一次活动,在大众面前刷刷存在感,预定的是6月6日,但那时候大家都各有各的事情,改成9月9日9时,中秋前—天,也算是过节,也算是团建。

 地点就在空巷大道……隔壁街的春天冰室。

 也没搞得特别复杂,就是林千青卫思荣阿春的专辑,集体的海报,合照,分开的照片,《阿荣的—天》,《城与寨》,《上海夜》,《声音及花絮合集》,《三个女仔—条狗》等等的录影带,还有—本阿春心心念念出的年刊——《888年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