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凤姐笑道:“正因为做客,我才要受用些。”

    刘氏刚招呼完王夫人等,走过来正巧听见这话,忙笑道:“今儿酒菜粗糙,螃蟹却是管够的,奶奶别客气。”

    说罢便吩咐人换热酒热蟹来,一旁的媳妇们答应了,赶忙换了蟹。丫头们将冷酒尽皆折去,烫了热菊花酒送来。

    王珣略吃了一点菜,便向丫头们要了酒壶,走出座位先给贾母刘姥姥敬了酒,随后邢王夫人,李纨、凤姐、宝钗、宝玉、黛玉等挨次俱斟上一杯。

    宝琴等忙笑道:“你怎么给我们斟起酒来了,这可当不起。”

    刘氏笑道:“姑娘们别客气,他小人家儿,让他斟去。”

    贾母笑道:“今日板儿是东道主,你们兄妹几个也该回敬板儿一杯才是。”

    宝玉湘云等人闻言,便俱都回敬了一杯,席间越发热闹起来。

    酒过三巡,大家便更衣,复入园来,另献好茶。

    吃了茶,园中略逛了一逛,刘氏便向黛玉笑道:“前儿给姑娘收拾了一处院子,虽不甚大,好在还算干净,姑娘可要去瞧瞧?”

    贾母听了便笑道:“既如此,我们也去瞧瞧。”

    当下众人也都说一道去瞧瞧。

    原来这宅子一共三进,前几日王珣与刘氏商议了一番,便决定狗儿与刘氏住前院的正房,王珣住西厢房,第二进的正房给刘姥姥住,青儿住西厢房。

    最后一进院子便安排给了黛玉,这处院落因隔出了一部分做花园,比前面两进略小些,但依旧十分齐整阔朗,且离前院甚远,黛玉住着也方便,角门便通花园,景致也极好。

    一时来到院外,便见匾额上题着‘松涛书屋’四个大字,字体遒劲,看着已有了些年岁。

    王珣向黛玉笑道:“这院名是先时就有的,我不擅取名,便没改,姐姐瞧着改什么名儿,我叫人另做了匾额来。”

    黛玉倒觉得这名字尚可,也不想再为了个匾额麻烦,便道:“这名字就不错,不必换了。”

    说话间众人已进了院门,只见周围都是白.粉青砖砌的各样细式花墙,面面玲珑,爽人心目。院中栽着几树梅花与翠竹、青松交相掩映,两本芭蕉,嫩绿摇风,碧筒卷玉,空处点缀些玲珑山石。

    山石上缠着许多牵藤引蔓的异草,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飖,或如金绳蟠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凡花之可比。

    东角另有几株丹桂,清香馥郁,拂人襟袖。

    两边俱是抄手游廊,众人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东西厦各有房;南面是三间厅子,倒也宽敞。四面山廊,绿窗油壁,更比前清雅不同。

    后面还有几间后罩房,并两间小小退步;皆是服侍的丫鬟婆子们的住处。

    从里间房里又有一小门,出去就是夹道,从夹道过一层门,便是后园,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沿墙角栽着各色晚香玉,茉莉,山茶等花草。

    大家看了一回,就往上房来,早有小丫头打起大红洒花软帘,众人四下打量,五间正房,三正二耳的格局,堂屋做待客之所,临窗设炕,铺着青缎撒花坐垫。中间放一张文竹小炕桌,两边是银红绣花盘金坐褥。

    西边连着耳房的三间上房则为起居坐卧之所,迎门是个西洋玻璃穿衣镜,门上挂着桃红撒花软帘。

    北边临窗摆着一张花梨书案,案上摆着文房四宝,两张雕花椅上铺着青缎撒花椅搭。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窗下摆着两盆秋海棠,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西边为暖阁,靠墙的角落摆着两个螺钿彩漆的雕花衣柜,紫檀衣架,东首摆着一张月洞雕花架子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流苏帐上四角垂挂着五彩丝络并四个精致小巧的香囊,床上铺着藕荷色绣花锦缎被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