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黛玉见他板着小脸,老气横秋的嘱咐,暖心之余也有些忍俊不禁,笑道:“好好好,知道了,小珣大爷,小小年纪便恁的啰嗦。”

    众人都忍不住笑了,王珣也哭笑不得,道:“我是一片真心为姑娘,姑娘还来打趣人。”

    黛玉敛了笑,正色道:“放心罢,我不是那等糊涂人,岂会作践自己的身子,先前听你说外头那些百姓连饭都吃不上,终日劳作却食不果腹,与他们比起来,我的日子已经是好的了。”

    这几个月王珣与黛玉通信,除了询问功课外,也时常把外头的见闻告诉黛玉。

    黛玉方知外面的民生疾苦,百姓如何艰难度日,倒把往日伤春悲秋的性子改了些,心胸也开阔了不少。

    王珣见黛玉想得明白,才放下心来,忽然想起一事,忙道:“前儿送来的秋梨膏姑娘吃着怎么样?可有些效验么?”

    黛玉笑道:“多谢你想着,那梨膏酸酸甜甜的,滋味甚佳,不像往日吃的那些苦汁子,效验也甚好,今年冬天咳嗽都比去年少了。”

    紫鹃在一旁笑道:“多亏了你寻来的这方子,真真灵验,吃了半罐子秋梨膏,姑娘咳嗽了便好了许多,尤其是晚间已咳得极少了,如今都能多睡两个更次了。”

    王珣听了十分高兴,笑道:“姑娘既喜欢,明儿我再送些来。”

    黛玉听了不解道:“我记得这梨膏是秋梨熬制的,这寒冬腊月的,去哪里寻秋梨去?”

    王珣听了笑道:“这个姑娘不必担心,我先前便料着了这事,故而当时多熬了几罐,只是不知效验如何,一时不敢多送,如今既然姑娘吃了好,明儿我便把那几罐子都送来。”

    紫鹃一听顿时十分欢喜,直叹他想的周到,道:“多亏了你细心,否则这时节上哪里寻梨子去。”

    说了一回家常,王珣方想起正事来,道:“今儿来此,一为探望姑娘,二则是有一事告诉姑娘,蒙政老爷恩典,日后我便要随小兰大爷在府里一道读书了。”说罢便将赵夫子扶灵回乡,举荐杨举人等始末缘由说了,末了道:“如今杨先生已经答应就馆,估摸着年后就要开课了。”

    黛玉闻言自是欢喜,道:“如此极好,先前只通书信,实在不便,日后你到了府里,见面也容易,若有什么烦难之处只管来寻我,我虽不能,多少还能替你解一解。”

    王珣答应着,笑道:“日后只怕要时常叨扰姑娘了。”

    黛玉笑道:“横竖我在家也无事,你过来也热闹些,可巧最近园里又添了好些姐妹,都是学问极好的,回头你见了便知道了。”

    王珣知道说的是薛宝琴与邢岫烟等人,当下只答应着,也没有多问,一时忽又想起一事来,见房内只紫鹃雪雁在,便从袖袋中掏出两张二百两的银票,道:“这些银两还请姑娘收回去罢。”

    黛玉一怔,道:“这是做什么?”

    王珣道:“先前姑娘心善,给了好些银子,我们家已经感激不尽了,后来姑娘给的这一袋金锭子我都收着不曾动过,我们家如今也宽裕了,自然要还给姑娘。”

    黛玉一听,摆手道:“既然给了你你便收着罢,我断不会再收回去。”

    王珣摇头道:“先前姑娘已经给了好些银子东西,这金子无论如何也不能收。”

    黛玉顿时有些不高兴,蹙眉道:“不过是一点子俗物,你若再这样蝎蝎螫螫,我可就要恼了。”

    紫鹃忙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襟,劝道:“姑娘说了是留给你科举用的,你便收着罢,日后考试花费,各样打点哪里是几百两银子就够的,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们家如今虽宽裕了些,却也得俭省着些,这些多少是姑娘的一点子心意,你再推辞,岂不是外道了。”

    王珣见状,只得罢了。

    黛玉这才又欢喜起来,又考较了一回功课诗文。

    王珣皆对答如流,黛玉十分欣慰,点头道:“进益了不少,看来你素日下了不少功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