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

    还有一点黛玉没说出来,俗话说狐假虎威,有贾府的下人经常光顾,那些觊觎王家秘方之人多少有个忌惮,再者一旦王家遇上什么难事也能传个消息。

    探春听了也点头道:“我也是这个主意,咱们另使了银子叫奶妈子们去买,与他们买办上无干,也就不敢说闲话了。”

    宝玉听了拍手笑道:“这主意好,就这样办,回头我也告诉袭人晴雯她们去。”

    话分两头,且说王珣家的铺子早已收拾妥当,择了九月十六的日子开张,铺名就叫王记胭脂铺,主要卖香皂、澡豆、面脂、和脂粉头油等,还有从村里收来的绣品活计与竹编木雕的各种小玩意儿。

    在王珣的建议下,狗儿将铺子里的东西特意分了等级,有便宜的也有贵的,有专门卖给大户人家的上等香皂香脂,也有小户人家也能买的起普通香皂。

    铺子里最贵的礼盒套装,两块香皂,一盒胭脂,一盒水粉,再加上一瓷盒巴掌大的润肤香脂,用竹编的精致小篮子装了,一个礼盒便卖到一两银子。

    而普通的香皂面脂一盒只要两分银,家底殷实些的人家,商贾富户的女眷们,都舍得买一两盒家用。

    狗儿还担心那礼盒套装定价太高,然而没想到每每上货都被抢购一空,京城中从不缺有钱人,多亏先前狗儿的送礼之举,新式香皂面脂很快便流行开来,那些豪门大户的女眷们用过香皂和面脂之后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买起来眼也不眨,几乎每天都有大户人家的婆子光顾,后来干脆交代买办上的人专门来采买。

    王狗儿为人活络,处事圆滑,很快便跟那些大户人家的买办们熟悉起来,应酬时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家与荣府的关系,又私下许以好处,很快便谈好了几大单生意。

    因一时采买的人太多,竟供不应求,众人先前都没想到生意会这般红火,备的货根本没那么多,不得不加紧赶货。

    因生意太好,狗儿与刘氏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便又去红叶村中寻了两个老实本分的妇人在铺里帮忙。

    铺子里的生意上了轨道,王珣也不再操心,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功课上,那赵先生果然有几分本事,讲课也颇有条理,王珣本就聪明,又有上一世的底子,进境飞速。

    赵夫子对此是又惊又喜,他教过的这些学生中还没有一个有王珣这般天资,期望着自己手下能再出一名秀才举人,教导起来越发用心,私下常给王珣开小灶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