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

    贾母不置可否,只向刘姥姥笑道:“老亲家意下如何?”

    王珣心下暗暗蹙眉,虽知宝玉是好意,但他可不想去贾家的家学,他熟读曹公原著,对贾家诸事皆一清二楚,贾家所谓的家塾不过是贾家一干亲戚子弟混吃食的地方罢了。

    所谓的家学中根本没有几个正经先生,塾师大多都是本族德高望重的老人,真正进过学的也只贾代儒一人而已,而近几年贾代儒年事已高,且自独孙贾瑞亡故后便心灰意冷,再没有什么心思授课,这所谓的家学早已形同虚设。

    想到此处,王珣便看向刘姥姥,这时候他不适合插话,只有指望姥姥拒绝了。

    刘姥姥是聪明人,不用王珣明言也知道不妥,家塾向来只本家的亲戚子弟能上,自家与贾家八竿子打不着,贾母也不过是客气话罢了,哪里真能厚着脸皮答应,况且寄人篱下的日子哪里是那么好过的,因此忙笑道:“宝二爷的美意我们心领了,只是俗语说‘无功不受禄’,我们庄户人家,哪里消受的起,况且板儿年纪还小,这离家读书处处不便,板儿他爹娘也舍不得他。”

    贾母闻言微微一笑,点头道:“老亲家说的也在理,不若等板儿年岁大些再议罢。”

    宝玉也不过是一时兴起,见刘姥姥不愿,贾母又开了口,也只一笑便丢开了。

    王珣心下暗暗松了口气。

    逛了一回大观园,不觉天色已晚,众人回了贾母上房,可巧贾兰下学后也来请安,见了王珣,交谈一番后顿觉十分投机,贾兰也是极爱读书的,偏两府里同辈人极少,年纪相近的贾环贾琮都是只知玩闹,根本不曾用心在读书一道上,有时不免寂寞,如今来了个王珣,年岁相差不大,性情爱好也相投,自然十分喜欢。

    别人倒还罢了,唯独李纨又是高兴又是惋惜,高兴的是难得见儿子这般欢喜的模样,惋惜的是王珣不愿留下来,否则两人一道作伴,读书也能进益些。

    王珣并不知李纨所想,他如今只一心想着多借阅些书籍,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这个时代,书籍都是非常昂贵的,普通的一本《千字文》都要一两银子,更别提那些名家著作,很多都是有钱也没处买的,更有许多孤本古籍被世家大族收藏,秘不示人。

    这个年代,门第便是天堑,世家子弟自小便有名师教导,所有的资源都是最好的,寒门学子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超越 ,因此王珣也只能脸皮厚些,趁着在贾家这几日多看些书。

    聪明好学的的孩子谁都喜欢,况且王珣生的精致可爱,又乖巧伶俐,天资聪颖,不论教他什么都学的极快,而且往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众人又惊又喜,十分找到了为人师的乐趣。

    只是住了两日,刘姥姥便告辞回去,贾母十分不肯,宝玉黛玉等人才找到了当老师的乐趣,也十分不舍得,纷纷相劝:“我们正说要教板儿作诗呢,横竖他们夫子这几日不在,就让他在这里多住几日罢。”

    刘姥姥听了先是一喜,随后又有些犹豫,道:“多谢哥儿与姑娘们的好意,只是已经叨扰许久了,家里还有农活要干呢。”

    贾母难得见黛玉如此开怀的时候,且也喜欢板儿的伶俐知趣,便笑道:“板儿这孩子着实招人喜欢,况且他们兄弟姊妹也都喜欢他,你们好容易来一回,再留几日罢,若是老亲家急着家去,便叫板儿多住些时日,届时我打发了小厮送他回去。”

    凤姐见贾母喜欢,也忙笑道:“姥姥只管放心,这里吃的玩的尽有,服侍的丫头婆子们都是现成的,绝不会亏待了板儿。”

    王珣也眼巴巴看向刘姥姥,他着实想在这里再多住些时日,黛玉宝钗等人虽是女子,才学却远胜当世男子,听黛玉讲书一日,远胜他在私塾读书一月,连宝玉这样不爱读书的,四书五经也是熟读的,讲解的也比私塾的夫子来的透彻,私塾的夫子虽然用心,到底出身寒门,阅历学识皆十分有限,能教授的东西也有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