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偶遇

    看着远近三三两两忙碌的农夫和佣夫,想及爹的这些话,司马昭心中似有所悟。他一边信手有一搭没一搭地拨弄着小树枝,一边暗暗琢磨盘算着。

    种田怎么了,从田间走出的出类拔萃的豪杰人物多了。旁的不说,就以爹的老对手诸葛亮为例,出仕前数载躬耕于陇亩之中。半耕半读多年后,伏龙出山,一朝成名天下知。如今老人家都仙逝十年了,还备受西蜀全民膜拜。即使在千里外的魏吴两国,大名也是如雷贯耳。

    想通这些,抬头看看远处一眼望不到边的水渠,司马昭弯起唇角微微一笑,俨然似看到巍巍然一望无际的万里江山。

    “嗳?你这‘鱼鳞’阵可是有漏洞欸!”

    司马昭正在低头沉思,闻声抬眼。

    一黑一白两个身影映入眼帘。

    看二人装束,是京中官家的两位小公子。一个穿着件薄薄的墨色便服,面容俊美却带着点儿狠戾邪气;另一个倒是斯文清俊,穿着浅色素衣,两人年纪相仿,大约都在十八`九岁左右。

    着墨色便服的小公子对着地下的那堆小枝信手一指,“你排的这个阵形吧,虽然前方密不透风,看似无懈可击,但是背后暴露太多了。要是有人带兵从背后偷袭的话,即刻全军溃散!”

    司马昭心中一凛,低头瞧了瞧,他方才在思索间,无意中用折断的棉枝小段摆出一个鱼鳞阵形来。

    遂好奇道,“小公子此话怎讲?”

    京中官宦子弟,司马昭大多都认识。穿墨色深衣的那个以前见过几次,似乎是前朝钟繇太傅的小公子;浅白素衫的那个有些面生,仅是略略有点儿印象,似乎也是哪位京官家的。

    只是司马昭和他们二人年纪差了十来岁,没在一处玩过,所以也只能算是勉强面熟,以前并未怎么说过话,甚至连他二人的名字也叫不上来。

    被人打量着,那位钟小公子也不在意。他的目光仍然停留在田埂边的阵形图上。他虽年纪不大,但似是对阵形排布有着极大兴趣。

    随着他的视线,司马昭又仔细看了看他方才摆出的鱼鳞阵:前面的小枝分成五段,一层压一层;较粗的一根代表主将,摆于后方。这种阵形,主将不用冲在前面带头进攻,在战场上是较为保守稳妥的打法。从布阵来讲,并没什么大问题。

    钟小公子却偏着头,摸着下巴摇了摇头,“既是进攻么,就要有攻的气势,磨磨矶矶的多没意思?呶!同样是将前方军士密集排布,排法多了,何必用‘鱼鳞’这种文官阵形?”

    他嘴里一边说着,手上也没闲着,伸手将那堆小枝又拨拉几下,将前面的五段小枝摆成箭状,把后面最粗的一根代表全军主将的位置调至最前,在主将后方又平行排了几排。

    他就这么漫不经心地信手随意摆弄几下,竟然瞬间阵型大变,变幻出一个明显的‘锋矢’阵来!

    司马昭顿时对这位小公子刮目相看!!

    他低下头又仔细琢磨了一番眼前的锋矢阵,惊叹之余,又不禁有些质疑道,“小公子这‘锋矢’的确不同反响,气势锐不可当,若在山地作战的话,效果尤好!……不过,此阵却过于冒险了些,虽利于突击进攻,但是更适合勇悍些的武将,似乎不适宜文官带兵。”

    那小公子一脸不屑地回道,“用兵打仗千变万化,哪有什么绝对的文官阵形和武将阵形之说,这些劳什子还不是那些胆小之辈的借口托辞?”

    “说到底,还是敢不敢的问题。我若带兵,就敢用‘锋矢’!走了!”

    钟小公子似是极为不屑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傲娇地摆了摆手,拉起身边的人就要走。

    “真是少年无畏……”司马昭由衷羡慕地赞了一句。他也曾经年少过,但却似乎从未这么潇洒不拘肆意无忌。

    “对了,此处地处郊野,位置偏僻,你二人到此,是有何事么……?”他开口问了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