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了大阪老乡

    赵刚因为这件事情,对于徐大龙开始感兴趣,特地向王小虎了解了徐大龙的情况,也有些想尽快见到徐大龙的想法。

    dú • lì 团的团部,距离万家镇有八十多公里,走直线的话会途经日伪军的两个据点。这两个据点的存在,对于dú • lì 团长途奔袭万家镇,是个很大的障碍。

    即使顺利地拿下了万家镇,在返回的路上,也容易遭到日伪军的拦截。因此,徐大龙等人首先要弄清楚这两个据点里面的情况。

    他们首先来到了最近的一个据点,徐大龙骑着马,上了一个土坡,观察那个据点里的情况。

    这个据点不大,里面只有一座三层高的炮楼,下面还有一个地堡。外面挖有壕沟,上面有吊桥。炮楼顶上有岗哨,外面也有人走动。

    徐大龙说道:“前面的那个据点,里面都是伪军,咱们直接进去看看。”

    郑喜荣和侦察班的两个战士,也都跟着观察,可是这里距离那个据点有点远,他们看不清楚。他们不明白徐大龙,为什么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进行观察。

    听到徐大龙的话,他们都感到十分吃惊,有些不相信徐大龙的眼睛,竟然能够看得这么远。

    徐大龙说完之后,率先策马朝着那个伪军的据点奔去。

    在炮楼上站岗的伪军哨兵,看到远处来了几匹马,他立刻就警觉了起来。他朝着下面喊道:“排长,有人来了,是骑兵。”

    伪军排长知道几十公里以外,就有抗日军活动,他不敢大意,就来到了炮楼顶上,手搭凉棚进行观察。

    不久以后,他看清楚了,那是一小队日军的骑兵,他紧张的神经就放松了下来。

    骑兵来得很快,一会功夫就来到了壕沟外面。

    为首的一名日军的军官,朝着炮楼上乌里哇啦地喊了一通,他说的是日语,因为他也不清楚,这个据点里是否有日军?

    伪军的排长听不懂下面的日军说的什么,不过,他就更不怀疑下面的人的身份了。

    他扯着嗓子喊道:“太君,这里没有太君,您说的什么,我们听不懂啊。”

    鬼子军官似乎听懂了他的话,于是他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道:“你们的放下吊桥的干活,我的口渴了,要喝水的干活。”

    伪军的排长听明白了,赶忙吩咐手下的人去放吊桥,并亲自下了炮楼前去迎接。

    徐大龙留下两个人看管马匹,他带着郑喜荣拎着几个水壶走过了吊桥。

    伪军排长很热情,点头哈腰地在前面为他们带路,进了炮楼之后,他就吩咐手下,给徐大龙的水壶里灌水。

    徐大龙伪装日本人的劲头拿捏得很好,他虽然说话时语气和缓,可是他把日本人对伪军那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在不经意之间表现了出来。

    徐大龙说他是从太原来的,是日本宪兵司令部特高课的,要从这里前往平安县城。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特高课是日军的特务组织,他们的手段毒辣、恶名昭彰,一般的日军官兵都不愿意跟他们打交道,更何况是这些伪军呢。

    徐大龙认为伪军们一定不愿意跟他沾边,因此他们更容易掩藏身份。

    果然,伪军排长听说了日军中尉的身份之后,脸上微微变色,态度愈发恭敬了起来。

    徐大龙跟他闲聊了几句,大致弄清楚了这里的兵力情况。不过,他还想了解这里的地形情况,因此他说要去平安县城,让伪军的排长陪着他到炮楼顶上,替他指路。

    徐大龙来到了炮楼顶上,这里是平原地带,炮楼是这里的最高点,周围的地形情况一览无余。

    徐大龙下了炮楼,见到了郑喜荣,郑喜荣晃了晃水壶,示意水已经打满了。于是,两人出了据点,翻身上马,打马离开了。

    伪军排长站在吊桥的桥头,朝着徐大龙等人的背影敬礼。看到他们走远了,这才回到岗楼里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