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平静

    时间流逝,很快就到了五月。

    果然不出所料,南方到了雨季,从之前的阴雨连绵,变成了大雨倾盆,而且下个没完没了。

    尽管南方各地,尤其是河流附近的城镇乡村颇有准备,却也没料到水势涨得那么快。

    几乎就是以肉眼可见速度上涨,水灾顷刻间蔓延。

    南方各地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到当今案头。

    当今郁闷得差点吐血,对于地方官员的无能,再次有了深刻的认识。

    明明知道可能有水灾,地方官员依旧抱着侥幸心理,各种防灾准备严重不足,等水灾真正到来就傻眼了。

    没什么好说的,朝廷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派遣钦差赶去,监督地方官府正常运转,顺便救济灾民,至于更多的就没指望什么了。

    当然了,遇到那些表现差劲的,该杀的杀该抓的抓,至于该摘官帽子的也用不着客气。

    当今也是有心理准备,打算趁机清洗一下官场。

    真要说起来,这些破事都是他老爹,上皇遗留下来的麻烦,结果得叫当今帮忙收尾,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上皇晚年,突然开始追求身后名。

    自然而然的,放开了对官员的约束,导致官场上各种乌烟瘴气,山头林立互相攻击。

    南方官场,被几大派系牢牢把持,其余派系官员根本就没办法在这里立足。

    时间一长,自然导致各种平庸的官员大量充斥官场。

    平时还没什么,有派系力量支撑,一般就是御史台都不愿意轻易招惹是非。

    结果遇到了事情,有没有能力立即原形毕露。

    之前碍于上皇的颜面,当今也不好折腾太过,眼下机会难得,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于是,今年还没有过去多久,从北到南被拿下的官员数以百计,一下子空缺了大量实权职位出来。

    凡是有机会上位的候补官员们,一个个忙碌起来找门路寻靠山,想要趁机上位摆脱后补的尴尬处境。

    宁荣二府作为京城实力派权贵,自然也是众多后补官员抱大腿的对象。

    只是,宁府这边贾蓉经常不在,秦可卿也不好招待外男,倒是没有那么多上门拜访的。

    荣府这里,则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贾蓉倒是没有拒绝收纳门人,也会安排几个能力不错的,可也就是如此了。

    毕竟,在官场上单看人品是不行的。

    另外,手里有权没权可能又是两种心态,他可不想因为门人的事情,被御史台给盯着不放,那就冤枉了。

    他安排下去的门人,都是需要做事的位置。

    有没有能力,或者说愿不愿意做事,一看便知。

    贾蓉真正需要关心的,则是贾氏族学培养出来的一干官员,这次倒是一个不错的安置机会。

    南方那边就不指望了,没有根基贸然将人送过去,不是被同化就是被排挤,何苦来哉。

    而且那里是世家和士绅的天下,开国勋贵的力量伸不过去。

    北方这里情况要好得多,士绅力量没那么夸张。

    因为地理和经济因素,这里的世家力量也没那么强大。

    起码,开国勋贵集团的话语权是很大的。

    不用太过担心受到排挤的问题,只要自身表现不差,宁府基本都能罩得住。

    关键的是,贾蓉安排的族学毕业生,基本都不是走的科举路子,想要升迁相当艰难。

    从九品跨越到八品就是不小进步,若是能够成为七品县令,那升迁速度就很迅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