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怼怼

    依皇兄的意思,陛下是那等听不得逆耳之言的昏君吗?

    若臣弟因言获罪,会不会让人觉得寒心?亲子几句实话尚不能忍,臣下的逆耳忠言,又如何能忍?

    皇兄这话,让御史如何?让群臣如何?”

    太子也学他爹,指着五皇子在哪儿:“你……”真气死他了!

    另三位皇子,没一个敢出声的,在五皇子的嘴下,均已经是甘拜下风,已是放弃了。

    这一顶大冒子扣下来,庆祥帝有心要治五皇子的罪,也不能了,正自生气的时候,怀时颤巍巍进来报说:

    “陛下,兴平伯夫人在外面磕头喊冤呢,引得一众的民众看热闹。”

    今天初五,本是放假的日子,庆祥帝大怒,冷笑一声说道:

    “既然喊冤,就着三司会审吧。”

    她冤个屁她冤!算计别人,反被算计了而已。

    要不是看许贵妃面子,庆祥帝是真的想亲自处置这女人。

    三司随侍长官……

    他们是审这个的吗?皇帝莫不是逗他们呢吧?

    不过既是皇帝有命,那三位长官暗暗腹诽,却仍是齐齐出列领命,垂手等听庆祥帝对于案件的指示。

    五皇子却先一抱拳说:“既是如此,那儿臣就先出去,将嫌犯交接清楚了。”

    怼得自己心口疼,却拿他半点儿半法的庆祥帝,自也懒得见他,话也懒得说,一听说他要告退,便就不耐地摆了摆手,就差说“快点儿滚”了。

    五皇子出去,刑部尚书出列问:“兴平伯夫人如何处置?”

    兴平伯夫人身上有诰命,而三司会审的都是大案,一切涉案人员,都要拿到刑部问话。

    可这官夫人一过堂,名节就全毁了。

    一般有诰命的谁家夫人涉案,都是去家里,用屏风等隔开问话。

    即使如此,也都是由其夫君代传,不好直接问的。

    当然了,要是抄家灭族的大案,就另当别论了。但这鸡毛蒜皮的事,也不值当就真弄到刑部去过堂吧?

    刑部尚书拿不准,因为皇帝生气了最大。

    刚门上有小太监探头,是侍候许贵妃的小当,怀时忙悄悄过去,回来时,正听刑部尚书问话。

    怀时忙上前报说:“陛下,贵妃娘娘使人来回话说,想请兴平伯夫人过去。”

    应祥帝也正没想好,要如何处置兴平伯夫人呢。

    怀时这话回得,可算是及时了。

    庆祥帝便就准了之后,又对三司长官说:

    “先审杨安业,再派人去通知兴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