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读他写成的书信,和被他在耳边唠叨,完全是不同的体验。前者尚能忍耐,后者恨不能抓着头发撞墙。

    赵嘉时常怀疑,当初见到的刘荣,和眼前这个话痨真心是一个人?

    第一批新盐制出,彭氏家主亲至渔阳县,拜会渔阳公主。

    和赵嘉获得的待遇不同,渔阳公主安坐正室,面前隔有屏风。彭氏家主由宫人引入室内,距五步正身行礼。

    彭氏是渔阳高门,地头蛇一样的存在。

    奈何家虽豪富,却缺少能在朝堂博弈的领军人物。如窦氏的魏其侯窦婴,魏氏的云中守魏尚。

    族中好不容易出了一名太守,怎奈老天不佑,没几年就死在任上。刚见到封侯的可能,很快又被打回原型,吐血都吐不畅快。

    彭氏固然缺少领军人物,不代表家族实力就弱。

    凭借盐矿积累的财富,以及家族在当地的声望,足够他们跻身高门。历经秦、汉两朝,家族始终盘踞渔阳,不是脑袋发昏犯下大罪,朝廷也不会轻易动他们。

    此次赵嘉途中遇伏,彭氏身上也有嫌疑。不过在查了几日之后,嫌疑就被洗清。

    还是那句话,彭氏不傻。

    目前局势已经十分明朗,渔阳公主身后站着景帝,而赵嘉俨然在天子面前挂了号。敢对他下手,还是在这个敏感时期,纯属于蹦高找不自在。作为一个经历过战火,仍能屹立不倒的家族,绝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前有云中太守魏尚,后有渔阳公主,旁边还有个太子舍人公孙贺,他们是有多想不开,才会自己递刀伸脖子,等着朝廷来砍。

    彭氏家主此次拜会,即为表明态度,进一步摆脱嫌疑,也为送上大礼。

    早在朝廷旨意发下之时,彭氏家主和族老就清楚,渔阳要变天。为保住家族,手中的盐场能留就留,留不住就用来换命。

    有舍才有得。

    能舍财才能保命。

    若是抱着不撒手,景帝绝不会心慈手软。

    看看七国的下场,再看看梁王身后,彭氏要是不想灭族,就必须主动割肉,而且用剔骨的刀子,刮到天子满意,然后伏请留下点肉渣,让族人能够存活下去。

    闻彭氏家主献上三座盐场,渔阳公主微微一笑。

    三座?

    还不够。

    渔阳公主不说话,隔着屏风,彭氏家主逐渐感受到压力。明白肉还得继续割,干脆牙一咬,割舍族中七成盐场,连同盐工打包献上。

    至此,屏风后方才响起话声。

    知晓过关,彭氏家主暗中长舒口气。

    如果不是家中无爵,姻亲多已摆明态度,割肉也割不到这般地步。只是事成定局,后悔纯属自寻烦恼。好歹保住三成盐场,凭新盐之利,所得不会少,损失尚能接受。

    彭氏识趣,长安自然会给予一定好处。

    彭氏家主前脚退出正室,后脚就被南宫侯追上,笑着询问其家中有几子,可到傅籍之龄,骑射-功-夫如何。

    “太子殿下好射猎,喜勇武之人。”

    和聪明人说话,无需说得太明白。

    听出南宫侯弦外之意,彭氏家主心头一动,不由得生出喜意。当下拱手致谢,离开时,脚步都变得轻快。在府外上马,恨不能立即赶回家中,挑选出合适的子弟,尽数送往长安。

    这是难得的机会,必须抓住!

    几座盐场算什么,送也就送了。能追随储君,家族必会再上一个台阶。长此以往,终有一日能跳出旧时圈子,更接近顶级世家。

    五月初,渔阳盐场走上正轨。

    赵嘉没有半点藏私,将制盐和管理盐场要注意的细节整理成册,尽数呈给渔阳公主。

    他不能长期留在渔阳,最迟下月就要离开。依照册中记载,盐场重新调派人员,基本不会出问题,很快就能上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