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你怎么穿过来了!》最新章节 113、113

    你怎么穿过来了!最新章节

    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历史记载中,泰安十九年末,原本只是零星的农民起义突然漫延成燎原之势,几方大势力乘势而起,同时北面辽、西夏,西面吐蕃也都趁火打劫,大周朝廷向来奉行“强干弱枝”的政策,二十多万禁军被堵在开封,地方军队简直不堪一击,中华大地瞬间陷入战乱之中。

    几十年难遇的蝗灾让农民没了饭吃,上边仅有的一点救济全便宜了贪官污吏,反正也没了活路,干脆反他娘的!

    农民起义嘛,连乔一桥这样的学渣,不看历史书,也能摇头晃脑地扯出几个特点来,什么爆发快声势大,但容易被野心家利用,眼光不长远,有阶级局限性,一路打砸抢,破坏力惊人,但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你想啊,要你是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村子都没出过几回,文化更是半点没有,饿的眼睛冒绿光的古代农民,没头苍蝇一样跟着大部队杀进城,第一要干的是什么?

    抢粮食!抢钱!抢女人!杀官!杀地主老财!疯狂泄愤!享受做人上人、对大人物生杀予夺的快感!

    这就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正没啥可失去了,凭着一身的戾气,皇帝也敢拉下马!

    然后呢?

    肚子吃饱了,金银财宝抢了一堆,地主家的娇小姐也抓来做婆娘了。你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光脚的了,打仗的时候死了多少同伴啊!二狗子三娃子,老惨了,连个全尸都拼不起来……

    就怂了,觉得满足了,杀皇帝谁爱干谁干吧,你想小富即安了。

    总之,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就少有能成事的。一群拿惯了锄头的,不经过专门训练,人再多也是乌合之众最后全都成了炮灰。

    可是……就在这冒头的几个大势力中,偏偏有一个,画风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史书中专门记载了这个势力扛旗造反的全部经过。

    话说那时候,朝廷惊闻南边好多省份反了,直接把日久不上朝的皇帝吓了出来,朝堂上跟满朝文武文策,急得团团转,说哎呀这可怎么办呐,刁民如此大胆,派谁去镇压呢?诸位爱卿有什么好主意快快奏上,解决了朕好接着炼丹……

    大周重文轻武,此等大事武将们没有说话的余地,都是文官们打嘴仗,一时间之乎者也沸反盈天,有推卸责任的,有大力谴责的,有引经据典的……坐在上面的皇帝听得眼冒金星,很快就不耐烦起来,让群臣少扯些没用的,当务之急是平叛!谁去!领兵多少!

    能位列朝班的大臣,有没有能力不提,至少在揣测上意上面,都是王者段位。

    皇上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他想快点解决这些“芥藓之疾”,谁领兵无所谓,但最好别用禁军,因为他还指望着禁军保护呢!少了没安全感。

    其实何止皇帝这么想,满朝文武都这么想。毕竟妻儿老小都在都城呢,万一贼众势大,等逃命的时候,一家子性命都要靠着禁军才能周全——至于地方上怎么办?呵呵,自求多福吧,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时,就有人排众而出,向皇帝强烈安利青州牧叶吉了——叶吉是叶无倾的小号,他这个马甲名字取得也是有讲究的,吉者,周扒皮是也,乔一桥倾情赞助,从他想到这个创意的那一刻,笑意就停不下来,叶无倾也被他逗乐了,直道他太促狭。

    显然,除了乔一桥这个脑子有坑的,没有任何人察觉到叶吉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对。

    秉承着各自的私心,这些gāo • guān 们将叶吉狂赞一顿,说他忠勇双全,能力卓越,只要陛下一声号令,最好许诺平叛顺利给他加官进爵,像“忠勇公”就不错,他肯定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怕天天练丹修仙的皇帝不信,他们还暗示道,知道天上人间不?知道水泥方子、三轮车方子、诸多美食方子……谁献上来的不?那个推到前台来的叶公子,应该就是叶吉本家的小辈!你想想看,叶家在开封有这么大笔的产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不尽忠王事,管教他人财两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