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杨修

    杨修,字徳祖,家学渊源,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为袁氏(司徒袁安曾孙女)。杨修为人恭敬、好学,有俊才,知识渊博,极聪慧,少时在洛阳和袁熙交好。

    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为人好学, 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说新语·捷悟篇》载四则杨修展才之事,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三月乙丑日,杨修抵达蓟城。带来了天子拜袁熙为四州州牧,大将军的制书。同时还有天子拜辽东太守公孙度为建威将军,永宁乡侯的制书。

    曹操不仅为了安抚自己,给了自己大将军之职位,还要在自己后院安排一颗钉子。看来曹操为了牵制自己,可是下了大功夫的。

    在天子面前保奏公孙度“威行海外,宣教化于狄夷”宜加封赏,就有了这一出。

    从三月开始,幽州的事物开始走上了正轨,奉命巡察各郡的袁买,田鸿,沮鹄,审荣,辛毗几人的工作也开展的顺利。

    原本有暗中阻挠的豪强,在动用鲜于银,寇仲,耿狄所部突骑,灭了其族后,剩余的各地世家也都安分下来,积极配合几人的工作。很快在三月尾就传回来了消息。各郡共有户三十余万,口一百十七万,其他还有关于各郡世家豪强,隐士,土地,矿产等等详细的资料。

    通过将近一个月的辛苦努力,袁熙对自己掌控的幽州有了个初步的了解。期间内,袁熙又以四州州牧的身份发布征辟令,按照几人报上来的名册,逐步征辟各地士人为官。

    涿郡,卢毓,广阳徐邈,韩观,曼游,右北平程东,辽西韩荣,代郡韩衍,隐居幽州的河间刑颙,前涿郡太守温恕之子温恢,以及各郡世家子弟数十人,以安幽州士民之心。

    此时,天子拜袁熙为四州州牧,大将军的消息也流传开来。各地世家也开始接受袁熙,很多人纷纷动身前往蓟城,恰巧赶上杨修在蓟城,一时间蓟城人声鼎沸,为了一睹帝师的风采,还有不少士子从四面八方赶过来。

    四月初十日,袁熙在得到天子的首肯后,正式开府,给了袁熙名分,是合法的。

    袁熙任命妻兄高柔为并州刺史,田畴为幽州刺史,国渊为青州刺史,田丰为冀州刺史。

    王凌为并州长史,鲜于辅为幽州长史,陈登为青州长史,刘和为冀州长史。

    辛毗为主簿,负责蓟城四周的军屯事宜。

    刑颙为劝学从事,韩衍为典学从事,共同负责教化事宜。

    袁买为涿郡太守,沮鹄为代郡太守,曼游为代郡郡丞;田鸿为上谷太守,阎柔为护乌桓校尉职领胡骑营,并负责幽州与胡人交涉事宜。

    审荣为渔阳太守,徐邈为典农校尉协助辛毗,韩观为上党郡丞;田豫为右北平太守,督领辽西郡事,温恢为右北平郡丞协助田豫,重点经营碣石港。

    卢毓,为后将军府从事中郎,待回邺城到贾诩和陈琳处就职。韩荣为晋阳郡丞,程东为军司马,放在军中领兵。

    甄尧为司金中郎将,这个官职却是袁熙为了自己的妻兄特设的,负责为幽州处理钱粮诸事。

    一应旧部皆加校尉衔,负责领军。却加许褚为虎威校尉,祝公道为虎贲校尉以示优宠。

    建安三年(197)四月十五日,袁熙在刺史府大宴宾客,一则与诸臣联络感情,以示对旧部的褒奖和新人的重视,二来却是为从朝廷来的杨修接风洗尘。

    席间酒过三巡,杨修已微有醉态,趁兴而起,说道:自古皆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修尚不自信,以为前人虚妄之言。然今日北行以来,沿途风物令人感触良多。方知河北多士之言不虚也。今日能与诸位贤人相聚,幸甚至哉,幸甚至哉。河北山河壮丽,令修大开眼见。近日偶得杂诗一首,愿诸君斧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