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暂歇

    通过此次北伐,太宗宣武帝袁熙,确立了其在河北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一样的道理,必须大功镇抚天下,并且培养了自己的嫡系。

    司马昭为了篡魏,就是通过伐蜀来建立巨大功业,以堵住天下幽幽之口。

    “唉。早知道死缠烂打也要随军出征,想不到竟然有如此好事。”郭嘉懊恼悔恨地说道。

    “那乌桓女子xìng子烈得很,郭军师你这读书人未必驯服得了。”文丑一脸yín笑道。

    “一副病怏怏的人就不用说了,也只有子义将军这样的勇将,才能驯服那乌古那的女儿吧。”郭图笑眯眯道,他忍不住讥讽这个郭家庶出的子弟。

    太史慈满脸憋红。上次乌古那提出和亲地事,袁熙等人商议后,就让尚未婚娶的太史慈,娶了乌古那的女儿。

    袁熙知道,郭嘉跟郭图两人的矛盾,见气氛不对,他立即岔开话题道:“我军出征期间,河北四州可有什么大事?”

    “秋收等事宜都很顺利,一些发令也颁布下去,相信来年chūn,各州就会恢复秩序。”田丰如实答道。

    “大将军,法令是颁布下去了。可是冀州各地的乡绅,都说这是否太过苛刻了。”逢纪谨慎说道。

    田丰所谓的法令,就是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的法令。冀州豪强势力深厚,他们自然对这发令有所抵触,毕竟损害了他们一些利益。

    而如今逢、审这两家,是河北最大地宗族,就成了他们的领头人。

    “大将军先前制定的法令。不过是恢复朝廷荒废许多年的法令而已,难道还有人敢反对朝廷律法么?”郭图反问道。

    郭家、辛家已经失势,他们的田产多被查抄,那些法令触及不到郭图利益,他不怕得罪审配逢纪,也乐于顺应袁熙地意愿,做一个新的宠臣。

    而袁熙不计前嫌,重新起用郭图和辛毗,不仅是因为他们还有些才干,也是为了制衡在冀州权势剧增的逢、审两家。

    “因为战乱。一些发令荒废已久,如今大将军重修律法,此举能使治地之民严守本分,是有利于恢复政令之举,我看应当严加执行。”崔琰说道。他是法曹从事。向来推崇执行礼制和法令,也是法家刑名代表人物。

    “既是稳定民生的法令,那就要坚决地执行下去。公私要分明。不要因为一点私利而废了国家公事,对不对。”袁熙缓缓说道。

    “在下不过转达他们的意向,我是十分赞成这些法令的。”逢纪赶紧答道。

    “如今棘手的是乌桓几部的事。虽然将他们迁到右北平,但不能解决他们生计的话,还是要放他们回草原去放牧地。”袁熙转过话题说道。

    “大将军是想让他们转为耕种吗?”田丰问道。

    “朝廷屡次征讨塞外胡夷,但每次征服后除了向内迁徙,还是让他们保持原有习俗。那些胡民一时是驯服了,可一旦他们恢复元气,又会起兵反叛。三郡乌桓如是,并州、幽州的鲜卑人匈奴人也是一样。不将他们杀尽就只有让他们改变习俗,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上。”袁熙说道。

    “三郡乌桓南下迁徙了,但难保其他胡人不去他们原先的草场放牧。”坐在下首的钟繇担心道。

    “在下倒是有安置的办法。”随军一起回邺城地田畴站起来说道。

    “田先生快快说来!”袁熙惊喜道,田畴久居边地,又是颇有远见地俊才,他肯定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方才那位大人说的对,三郡乌桓都南下了,还有鲜卑人会占据他们原先地地盘。右北平一下安置不了,那么多归降的乌桓部落,不妨先方一两部回去,再派兵马严加监管。”田畴换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此次我军还带回不少被掳掠走地汉人百姓,他们虽然急于回归乡里,但是他们家业估计已经没有了。大将军可加以利诱许以好处,在乌桓故地建立马场,让他们随一批将士,在草原给大军牧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